AI能代替张雪峰们吗?
谈及并未选择报考机构的原因,李玲表示,孩子从高考到就业至少需要四年到六年的时间,行业风口可能更换了好几轮。在她看来,部分报考机构的前瞻性很有限,只是用当下的就业行情来“忽悠”底层家长和学生。比如有机构2018年鼓励学生报名土木工程专业,但现在土木工程行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除此之外,如果因为某些机构的影响力导致部分专业成为报考大热门,贸然报考很可能会出现滑档的情况。
AI报考获得了许多考生家庭的青睐。许多公司也看到了其中商机,包括腾讯、阿里、百度、网易等众多互联网公司均对AI高考志愿填报市场有所布局。
截至目前,百度AI报考嵌入了AI志愿助手模块,提供对话式志愿填报、院校专业问答等智能报考服务;腾讯推出的“新高考通”提供智能院校推荐、生涯测评和模拟填报志愿功能;网易有道也基于AI技术推出了“有道领世升学规划”,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为学生提供学校查询、专业查询及测评等服务。此外,阿里巴巴旗下“夸克”也宣布升级高考AI搜索、智能志愿工具等功能。
除上述公司外,也有部分嗅觉敏锐的公司很早便开始对AI报考这一领域进行布局。
以主打销售志愿卡的“优志愿”App为例,其背后的上海亿阁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至今已获得六轮融资;据悉,该公司负责人曾在2022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该信息平台有近300万注册用户,付费转化率在30%以上,公司整体毛利率在40%左右。
百年育才作为AI+高考报考互联网平台企业,2017年便在新三板挂牌。据其官网介绍,2018年,公司在获得真格基金、煜华资本的战略投资后,便投入了大量资金研发AI高考报考共享平台。目前,公司已经研发出AI志愿填报系统、AI职业规划系统、AI数据预测系统,在全国有300多家高考报考指导中心,每年服务用户超过10万。
业绩方面,2023年百年育才实现营收429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13%,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85万元,同比增长38.86%。2023年,公司毛利率高达84.04%,其中规划咨询业务毛利率为90.75%,渠道合作业务毛利率为82.19%。
AI能否替代“张雪峰们”?
据教育部数据,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1342万人,较去年增加51万人。考生数量增加,叠加高考生获取高考填报信息的渠道有限等因素,市场对志愿辅导的需求日益增加。伴随着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AI报考应运而生并发展壮大。
未来AI报考是否会替代张雪峰们?
“我们在报考过程中会将AI作为辅助工具来帮助考生筛选学校,这样能加快报考的速度和效率,要比原来翻书、做表格快得多。但不会完全依赖AI软件的观点,毕竟在报志愿这样的大事上,还是直接沟通最高效。”李天明表示,高考志愿师安身立命的资本,除了帮助考生打破信息差外,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情绪价值同样重要。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向中新经纬表示,AI确实在收集、分析信息方面具备长处,但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难以对某个个体作出有针对性的判定。因此,AI报考可以作为参考,但最终的决定,还是应该由考生结合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无论是对所填报学校的了解,还是对个人潜能的判定等方面。
至于AI报考未来是否会替代高考志愿机构,储朝晖称,人的感知方式,主要是通过小数据获得,但AI是以大数据的方式来获得信息并作出判断,这两种方式逻辑上不一样,因此得出的结论也是有差异的。所以,一些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作出的判断是AI很难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