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A类
包府建字﹝2021﹞3号
对自治区第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
第609号建议的答复
白凌云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深化优化营商环境招商引资,推进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包头市努力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开展招商引资,确定了“四基地两中心一高地一体系”发展定位。出台了《包头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若干措施》,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共梳理159个项目(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50个、行业重点企业109个)。1-5月份,已对接108家企业,已签约40个项目,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5个、亿元以上项目18个,还有在谈项目52个。
从签约项目看,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项目15个,包括投资50亿元的法诺集团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项目、投资9亿元的大
为材料高性能铝基汽车传动轴项目、投资6亿元的南京锐意泰克科技有限公司年产9万辆新能源物流车辆生产制造等项目;应急救援系统装备产业项目10个,包括投资50亿元的中科院计算所天津中科物联网技术研究所中科智慧应急科学城项目、投资15亿元的郑州中远防务年产1万吨超高分子聚乙烯膜项目、投资3亿元的青岛悟空智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西北部安全应急救援实训基地暨全民综合素质实训基地等项目;风能、光能、氢能等新能源装备项目15个,包括投资180亿元的特变电工年产20万吨高纯多晶硅及配套20万吨工业硅和风电塔筒制造项目、总投资40亿元的广东粤电湛江新能源风光电项目及配套塔筒项目等。
从在谈项目看,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项目29个,包括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电池等项目;应急救援系统装备产业项目7个,包括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医疗影像设备制造、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等项目;风电、光伏、氢新能源装备项目16个,包括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江苏天合太阳能电力开发有限公司等项目。
诚如您建议所言,目前装备制造业招商引资仍存在营商环境需进一步优化、招才引智措施不多、招商引资水平不高、合资合作能力不强等问题,结合我市发展实际,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深化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建立完善“面对面、一对一、点对点”精准服务机制,推行负面清单、准许清单、监管清单“三单”管理模式,推进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前审批”向“注重事中事后监管”转变,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激发市场活力。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便捷、更加高效。推出“蒙速办、一次办”,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全面推行“蒙速办、一次办”工作实施方案》,简化审批手续,规范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重点项目审批代办帮办方面,为促进项目早立项、早开工,为项目审批提供服务保障,形成“纵向三级联动、横向部门协作”的投资项目代办帮办工作格局,实现由“企业跑”变“政府跑”。目前,已完成确定服务范围、梳理公布事项、组建专业队伍、拓展服务方式、规范业务流程、统筹协调办理、强化监督考评等七项工作任务。在执行好现有优化营商环境措施的同时,系统地强化法治保障,把平等保护贯彻到各个环节,健全政策统筹协调机制,确保政策执行到位、执行准确。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强化责任落实,强化制度建设,强化监督考核,强化宣传引导,确保各项部署要求落到实处,全力以赴促进营商环境尽快好起来、持续优起来。
二、活用人才、招才引智方面。强化企业人才培养,为适应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打造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建立了自治区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动态发布机制,自治区人社厅每年组织自治区直属高校、科研院所、公立医院、各盟市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区外一流高校开展专场引才活动。开展“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两项国家层面的高层次人才选拔推荐,区内持续开展“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奖”“内蒙古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内蒙古自治区青年创新人才奖”自治区层面的选拔表彰,构建起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自治区高层次人才选拔体系,不断增强高层次人才的引领带动作用。实施“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内蒙古草原英才青年创新创业人才选拔培养计划”,着力培养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成长成才。
深入实施包头市《关于加快引进培育重点产业领域中高端人才的若干措施》、《关于支持吸引青年人才来包就业创业的若干措施》、《包头市服务高层次人才若干措施》等现有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加大装备制造业高端人才引进力度,支持北奔与北京科技大学、吉林大学、中北大学等高校的合作,引进核心急缺技术人才、科技高端人才、硕士研究生等。强化企业与内科大、包钢高级技术学院、包头职业技术学院等本地院校的合作,培养引进大专以上学历技能人才、管理人才等。通过专家授课、考察参访、融通交流等多种形式,为重点民营企业、工业百强企业、制造业骨干企业、优秀青年企业家提供高端化、系统化培训服务。实施民营企业人才引育工程。深化实施“草原英才”、“大学生集聚计划”等人才政策,帮助民营企业多层次引才、多形式育才、多渠道优化用人载体。组织筛选建立智能制造专家库,集中优势资源进行重点培育,帮助民营企业引才育才留住人才。同时研究建立急缺人才清单制度,深入了解企业用人需求,精准引进人才。
三、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方面。有的放矢进行招商,围绕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制定全市装备制造业产业招商地图,细化装备制造分产业的招商引资重点、方向,集中力量引进一批有助于弥补装备制造业短板、突破技术瓶颈、带动产业链整体升级的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投资落户。建立灵活的对接交流机制,及时了解产业发展需求和企业需求,依托行业协会、产业联盟,成立产业招商小分队,通过产业推介、项目引进、招才引智、技术交流、产学研合作等多种合作交流形式,实施精准招商。出台招商引资激励政策,对成功引进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的机构、企业和个人给予一定奖励。
举办专题招商活动,锁定并对接重点企业和投资机构,力争在稀土新材料及应用、新能源和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汽车及电池、永磁电机、电控、新材料及制品等重点产业项目上取得突破。加快构筑制造业新优势。坚持既招商、又择商的思路,按照国家、自治区政策要求,谋划引进工艺、技术和设备先进,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项目,深入研究国家西部开发、区域发展、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政策,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向,紧跟时代要求,有效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多元、产业升级和产业延伸。
四、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进以商招商方面。通过抓智能制造促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以商招商。近年来,为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自治区将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相继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遴选出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推广性强的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包头市部分装备制造多个项目也获得专项资金支持,对我市装备制造业生产工艺、管理服务水平提升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装备制造业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产业,包头作为自治区装备制造业重要集聚区,产体系完整、配套能力较强。下一步将持续推进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改造,加快包头市产业转型升级。
利用好现有政策的同时,推动我市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积极推动自治区技大装备首台套、关键零部件首批次产品的保险补偿工作,鼓励企业开展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新产品的研发创新。鼓励包头市以及全区装备制造企业解放思想,牢固树立合作共赢、借力发展的开放思维,拿出优质资产、优势产品、潜力项目进行合作,充分挖掘产业企业上下游、配套及关联项目,实现借力发展、融合发展。
最后感谢代表对于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关心和关注,并提出了专业中肯的建议,我们虚心、诚恳地接受代表提出的建议,将勉力尽职,持续推动工作落实。希望代表能够继续关心、关注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多提出意见建议,让我们共同努力促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壮大!
2021年7月15日
签发人:王秀莲
承办人:梁 燕
电 话:0472-5618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