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大类招生
其实我们很多考生和家长相信应该是手头上都有招生计划的,就是每一年的招生计划大厚本。当我们去打开这个大厚本的时候,其实就可以发现,有的像工商管理类、计算机类、机械类等等某某某某类这样的一些类别性的专业,其实这就是我们大类招生这样的一个统称。那在关于有一个大类的一个命名过后,它通常后面会有括号,然后会注明未来的一个专业方向。打个比方,比如说我们看到南京大学工商管理类,它的括号后面有可能会有包含像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旅游管理等等专业方向,当我们考生和家长看到这些的时候就会比较困惑,这个类是什么意思呢?我未来在填志愿的过程当中到底是怎么填?也是按这个类然后就被录取了吗?实际上是我们考生和家长在整个填报的时候,完全是按照这个大类去填的,到校后会进行一个大一学科大类的一个划分,专业的一个分流,学校在整个招生录取的过程当中,它实际就是大类招生,以大多数它都是以这个类方式来命名的,也就是我们简称的一个大类招生,这就是属于大类招生的一个具体的一个情况。很多家长就都会问,大类招生的院校到底多不多?在2017年的时候,其实清华大学他就已经打破了院系和专业的一个壁垒,本科阶是分为数理类、化身类、人文与社会类、机械航空与动力类等16个大类进行招生的,等到大二的时候呢再分流了各个专业,当清华发出了这样的一个公告过后,随之会有很多的大学也推行了大类招生,比如说像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等等这些院校呢都实行了大类招生,特别是在今年,如果有家长参加了强基计划或者是综合评价的孩子,我们细心的家长也可以发现,很多学校也实行了大类招生的这样的一种模式。
由此可以看出,其实大类招生几乎是我们院校的未来招生的一个大的趋势,但是会有很多考生和家长对大类招生其实还是不太了解的,会认为什么是大类招生,大类招生具体有哪些模式,对我们考生报考未来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今天就会和大家一一来解释什么是大类招生?大类招生简单的来说,我们就是按学科大类招生,那相对于专业招生而言,像高校将会将相同的或相近的学科门类,或者是面系以及不同练习的专业进行一个合并,按照一个大类去招生,考生在填志愿的时候,直接按照这个专业大类的名称来报志愿就可以了!当然,如果打个比方,例如有一所学校,他招生的专业中会涉及到农学、植物保护、园艺、种子科学与工程等这四个专业有可能就会以植物生产类去招生,考生如果想进行报考某一个专业,那我们在填报的时候只要填上植物生产类就可以了,等到未来进校过后再做专业的一个分流。那很多人就在想了,如果我按照这个大类去招生,然后也进入到学校成功的去学习了,又不分专业,如果我们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模式,之所以把它规定在一个类别里面去招生,那也就是可以把它理解为其实他们的基础课程包括通识教育呢都是可以统一实行教学培养的,那有的院校可能会在入学三个月后,那大部分院校通常都是在学习到1到2年,然后进行一个基础的一个培养,到大二或大三的时候呢再根据学校的要求以及自己的兴趣专长,然后去选择我们具体的一个专业方向。
那一般情况下采用啊它是双向选择的专业进行分流的,因为首先是学生要选择自己喜欢和爱好有感兴趣的一个大学专业。说到这里,很多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之前就会在想,其实在高考之前孩子除了学习就是学习,有时候有的孩子刚出生就背上了一个离高考时间还多了多少天,也就是说明我们中国孩子的一个学习压力是非常大的,那可能在十几个月的时候就去上早教了,然后上托班,然后天天像鸡血似的一样还上个补习班,那学生往往就会忽视到自己未来到底要做什么样的一个人,学习什么样的专业,他对专业其实非常模糊的,那我们实行了一个大类招生过后呢学生他经过大学的一段时间的一个学习,他会明确自己的一个专业方向,他的一个兴趣点在哪里,未来想做什么样的人,那对于他的选择当选的专业呢也是有一个非常好的一个补助的就是选择的一个方法。那当然学校在做专业分流的时候,他也会考虑到孩子的一个综合素质,比如说他的学业成绩,学科成绩是不是能够符合它未来学习啊学习具体的一个专业方向的一个专业要求。那这些呢在分流专业的时候,他都是采取的是学生个人意愿以及院校这样的一个双向的一个选择的一个过程。很多考生和家长呢就不理解了,那大类招生和专业招生它到底会有怎样的一个差异性?那今天呢我通过四个方向来和大家一一去解读他们具体的一个差别,首先我们可以从专业名称可以看得出来,相对于专业招生啊相比,我们的大类招生,它在整个的一个名称的划分上是没有那么详细的,他都是按照一个啊学科领域或者是一级学科,甚至是二级学科这样的去命名,比如说工商管理类,中国文学类、英语类、小语种类等等,他会以这样的一个大类的名称去命名。
那我们在专业招生的时候,他就会非常的详细,说你是读工商管理还是读英语专业,还是日语专业,还是说啊汉语言文学专业等等,他都会,这个差异点是在啊我们的专业的命名上面会有一定的差异点。那第二部分也是我们家长也关心的啊就是招生计划,那对于按大类招生的学院呢学校招生计划,它不再是按照专业来划分了,而是按照当年下达计划招生的专业类别,比如说某某类它的招生计划是多少,并不是说某某类下面的专业他分了多少个计划,那这样的一个好处呢就在于我们只要填报相应的大类,我们不需要再选择自己的具体要读什么专业了,那这样的一个情况呢也是不会受到招生计划的影响,担心我们是不是这个计划很少,我能不能抱得进去啊等等这样的一些顾虑,那这个顾虑完全是不用有的。那第三个区别点呢就是通识教育,那通识教育呢就是我们新生在入学过后呢,它会进入到一个学院部分专业的进行通识教育,等到大二的时候呢再分专业,那通识教育最重要的一个点,它就是打破了专业限制,它是不分文理的,然后再进行基础课的一个学习,那所以它的一个课程都会重新安排和改造的,那课程体系呢也会有着全面的一个改革。所以每一个学校的一个培养的要求和方向呢也是有所差异的。比如说北京大学元培学院,那学生入学的时候呢他就不分专业的只按文理两类去招生,入学过后呢他主要学习通识教育和选修课以及学科大类的,平台课实施的是通识教育,那这个时候是文科生和理科生他是在一起去学习的,就没有把理科和文科生划分的那么的详细。
那第四点培养模式,那在培养期间呢同一个专业类招生的录取考试,第一我前两年呢都会在同一个教学平台上进行本专业的一个类别的一个通识教育,那之后呢才会结合个人的爱好特长以及自身的条件,学校资源以及学校专业的未来的一个就业的一个状况,然后我们可以再听一些导师的一些指导再去选择适合的专业方向,进行专业性的一个学习!那大类招生呢在我国是按大类招生的院校里,他大概会分为四种模式,那第一种模式呢会按照一级学科群或者是二级学科群来招生,因为在我们长期以来,其实院校都是按照专业招生这样的一个模式为主,但是随着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的一个增加,很多高校也就是逐渐的按照大类来招生,那其中呢一级学科群或者是二级学科群招生,这种招生方式的专业类呢所包含专业一般呢都是有一个学科啊相近的一个特征,它会把一些像特点相似或者具有相同属性的戏呢或者是专业方向合并在一起招生,比如说上面提到了的农学植物保护园艺种子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它都是属于一个一级学科,但是学校在招生的过程当中,它是按照一个类来去招生的,也就是说将不同的学科不同的专业,不同学院的学生在进行1到2年的通识基础课学习过后,再分流到不同的专业进行具体的专业学习课程,那有时候也会将管理专业和社会工作等专业呢组合在一起,那会按照公共管理类大类的来招生,那这个呢也是实行的是一级学科或者二级学科这样的招生的模式。
那这一类的招生模式呢目前在我国高校里面它是实行的比较多的,也是那个比较常见的一种招生的一种形式。第二个呢就是按院系招生,那按院系招生的高校,呢他一般都是一个院或者是一个系,按一个或几个大类来招生,比如说像数学科学学院,它就会按照数学类来招生,那法学院肯定就是按法学类来招生,那新闻与传播学院那就按新闻与传播学类来招生,那还有的一些大学经管学院也可以分成几个大类来招生,比如说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和经济学类等等,那所有的学生也都是一样的,针对学科和专业的学习和了解后,呢再结合自己的想学那个专业,那我们就在这个院系范围内呢去选择适合我自己想去的一个专业去进行学习。那第三点啊通识教育,也就是我们一直在说的大学就是一个通识教育,我们还要读研啊等等等等。实际上的确是这样子,那我们大类招生这样的一种模式,也就是把学生呢统一安排在一个学院部分专业,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呢进行我们一个通识教育,那等到大二或者是大三再进行我们的一个专业的一个分流通识教育。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它就是打破了专业的一个限制,它肯定是不分文理,然后再来学习基础课,那所有的课程重新安排和改造,那课程体系呢也会有一个全面的一个变革的,那所以每个院校它都会结合自身的一个特色来再把学校和课程呢稍作调整,然后按照自己学校的一个培养模式来去做啊这样的一个教学教育的。
比如说北京大学元培学院,那学生入学的时候,他就是不分专业的,那在招生的过程当中,也只是按照文理两类来招生,那入学过后呢主要学习的都是通识教育的选修课和学科大类的平台课,实施的就是通识教育。那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如果我们选择是一些文理兼收的专业,比如说像经济学类,那我们的文科生学起来可能稍微会有那么一点点吃亏,因为经济学虽然它是文理兼收,但是他还是会和数字打交道。那也就是说在我们的学习过程当中,数学这个专业呢数学这个学科呢会运用到很多的一个知识点,因为我们要统计要分析对不对?那对于我们理科生学习这样的一个专业啊可能会更加的有一些优势。那第四个,有时候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些像基地班实验班等这种招生模式,那也都是我们家长这几年都能够比较熟悉的一种新型的一个模式了。比如说像北京大学,他就有工科实验班,北京科技大学理科实验班,浙江大学工科实验班等等,那像南京大学啊东南大学他们都有理科实验班,人文社科类啊等等,这种班都有,实验班都是有的。那这些呢其实也是可以把它理解为是大类招生的一种形式。那当然呢我们也不能一碰一看到基地班实验班都认为他是按大类招生的,那有一些院校呢也不一定啊他还会进入到高校过后呢,它还会有一个入校以后再选拔的一个过程,或者是说在入校过后学习了半年,一年会有个考核,如果你不够他们的一个实验班,或者是基地班的一个学科要求的话,那也只能去转入到普通班去学习,那具体的我们还是要以报考院校的招生章程为准,因为这个呢才是我们在整个报考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依据。
那在实行大类招生的过程当中,我们会有对考生而言会有两个优势,那第一个呢就是推迟了专业选择这样的一个时间段,也就减少了我们盲目跟风去选择专业,那大学招生延迟了学生的专业选择的时间,它其实呢也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考生选择专业的一个盲目性,那他最终的目的就是说我允许学生在入学过后结合自己的学科特长兴趣对学科的专业理解的层次,在选择专业发展方向,它其实最大的好处呢就是把具体专业的选择的环节滞后了,因为学生他进入过一段学习过后,他会充分地理解所报的这样的一个专业,再次结合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专业。那未来啊就业时的对口率呢也是比较高的。那第二点,增加录取机会,缓解考生的压力。那其实实行大类招生过后,对于我们考生在志愿填报过程当中,志愿的满足率呢是非常高的,因为不仅仅只有六个专业的这样的一个范围了,因为大大提高了我们学生他专业选择的一个空间,因为大类招生它往往会包含的专业方向会有很多,所以在我们整个申报的过程当中,整个涵盖的专业的志愿个数呢往往也都是超过了六个。那其实在我们志愿填报过程当中,有一些呢没有按照大类招生报考的专业,在整个报告过程当中,首先我们可能还会考虑到一个专业级差的一个问题。
那在我们大类填报的过程当中,那关于大类内部的就是专业级差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那这个呢是在一定程度上呢也是增加了我们录取的一个机会,缓解了考生的压力。那讲了这么多大类招生一些基本信息它的好处,那接下来呢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我们家长呢一定要仔细的去听,同时呢也要去准备一些相应的一些材料,那就是我们在整个报考过程当中有哪些注意事项。那第一点呢我们一定要了解的是学科类别,那在整个填志愿之前,我们考生应该了解的是大类具体的一个学科类别。那首先我们是要按照教育部2001年规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的设置分类,那了解的选报大类呢只有12个学科,那我们在整个过程当中我们要了解到所报的大类,它是属于哪个学科又属于哪个门类,那这一点呢首先我们就要搞清楚了。那这些呢都是在我们的平台上有一个查专业的功能,也列出了所有专业门类以及相关的专业介绍,并且呢对这个专业呢都进行了像他的一些毕业分布呀薪酬开设院校等等的一些介绍,考生和家长呢一定要都是都可以到这个平台上呢去查一查去了解。那第二点呢就是不同院校的大类包含的专业方向肯定是不同的,因为在大类招生专业的报考的过程当中会存在一些问题,那考生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会发现专业目录中相同的招生大类,可是每一所学校包含的专业却是不一样的,那这个也是我们考生在整个填报过程当中也是要注意的地方,你不能有个条件反射说只要是工商管理类就会包含工商管理类啊那个行政管理啊会计啊等等,那不一定那每个学校的都会有一定的差异性的,比如说像上海交通大学的经济学类,它又包含了国际经济与贸易啊金融学和经济学三个专业!那南京大学的经济学类它就包含了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保险学金融工程和产业经济六个专业,那武汉大学的经济学类它就会包含经济学基地班金融工程国际经济贸易财政学金融学和保险学六个专业。
那厦门大学的工商管理类就会包括会计学工商管理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科学电子商务旅游管理酒店管理这九个专业,那兰州大学的工商管理类它就含包含了基地班会计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行政管理五个专业,那通过上述的学校它的专业大类我们就可以看得出来,它在整个的一个大类的名称其实是一样的,在专业的方向呢肯定还会有所的差异性。那所以说呢我们考生啊在报考的时候呢一定要仔细阅读本省下发的当年的招生专业目录,我们就可以看清楚所报考的学校他的一个专业的招生计划,弄明白大类它这个名称下面包含了哪些专业,那这些专业是不是自己感兴趣的,那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有哪些,不感兴趣的专业又有哪些?我们感兴趣的专业呢包含的在大类里面包含的越多呢,那它就越值得我们去选择,那如果感兴趣的专业在这大类里面其实包含的不太多,那我们在填报的时候呢也是需要有保持一种谨慎的态度的。那在我们的平台上呢高考期间也会更新2018年的招生计划,同时呢也会备注大类方向的一个大类具体的一个专业的分流方向,那没有开通vip的会员呢也可以开通,那除了可以查专业找大学查数据以外呢,那高考期间也可以使用模拟填报的功能,这样子也会大大的节省了我们志愿填报的一个难度。
那第三点呢,我们在做二次分流专业的时候,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是非常多的,那虽然大类招生暂时它是延迟了学生专业选择的一个时间,但未来还是会面临选专业这样的一个问题,那毕竟经过本科阶段1到2年的一个学习,那学生最终还是需要确定专业方向的。那刚刚在前面课程我也提到了,有的院校它是双向选择的,那有的院校则是看重学生的,根据学生的综合成绩来确定的。那一般来说,我们在分流专业的前半年,学校呢会对专业近几年的就业信息以及拥有的教学资源等进行分析,那在对学生专业呢进行一个意向分流,那个专业未来几年的就业状况,我们考生和家长呢也是需要进行预测的,同时呢我们还需要了解在未来我们专业分流方向所配备的学院师资啊等等那这些是怎样的,以及未来所报的专业,它一个整体的就业情况和市场的一个人才需求量到底在哪里,那这些呢也都是我们要考虑的一个点了!那在目前我国就是高校大类专业分流方式呢大致是有两种,那一种呢是基于学生成绩平时表现等综合因素呢来分专业,那这种模式呢最直接的影响是排名在后的一些学生,他是没有选择余地的,因为只有好的学生成绩你可能才会有一个优先选择权。同时呢有些学生可能是为了某一个专业才选择这个大类专业的,可在选择专业的这个时候,因为受成绩的一个影响,不能选择到自己的目标专业,这种情况呢也是常见的。
那第二个呢是直接按照学生意愿来选专业,那这种方法呢看似是非常科学的,但是操作起来其实也是蛮难的一件事情,因为在实际的过程当中,我们很多学生在选择过程当中,他还是喜欢按照热门专业或者是热门的行业来扎堆去选择这样的一些专业的。所以呢我们在报考的时候呢一定要提前了解所报考院校将来分流的专业的相关的一个规定,那这个呢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这个会直接关系到将来学生的专业方向的一个问题。那第四点,考生应该考虑清楚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那其实按照大类招生它是一种新的人才选拔的培养的模式,且为了是不了解大学专业设置的高考生以及家长提供了一个先了解专业后选择的一个机会,从很大程度上呢是避免了我们盲目的去选择专业,或者是一选定终身的这样的一个矛盾,使考生能够进入学校,先学习基础课学习技能,再结合我们的一个兴趣能力去选择专业,但是无论这个专业是专业招生还是大类招生,我们考生在完成大学学业后都将以自己的专业来毕业的,因此考生在报考之前呢还是需要考虑清楚我们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大概是怎样的!以上呢就是今天我针对于我们大类招生通过这五个方面来和大家一一来讲解,帮助我们考生呢来了解什么叫大类招生以及在报考的过程当中的一些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