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第一航空学院发挥自身优势小舞台唱大戏
空军第一航空学院发挥自身优势小舞台唱大戏
央视国际 2007年06月19日 16:20 来源:
空军第一航空学院作为一所初级任职技术院校,该院驻地偏僻但发挥院校自身优势搞科研的思想不落后,办学层次不高但坚持科研标准不降低,近3年来,该院共获得50项军队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20项;发明专利3项。
该院党委认识到:完善的制度、健全的机制、规范科学的管理是保持科研工作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的前提。基于这一点认识,该院党委始终把科研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党委议事日程,把抓好学院科研工作的顶层设计作为科研工作步入正规化发展轨道的重中之重。
有一年,该院电气教研室主任杨文杰在部队调研,一份故障报告引起了他的特别关注:一批改装战机电子设备频频发生故障,而且基本上是同一部件。在对损坏器件的比较分析中,他发现由于原有的飞机供电系统达不到新型电子设备的技术指标,导致了新设备电子元件的烧毁。如果不尽快解决这个问题,不仅会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它将影响到部队飞行安全和战斗力的提升。
回到学院,杨主任马上将此情况向上级部门进行了汇报。学院立即组织人员成立了攻关小组,夜以继日地开展科研攻关。经过不懈努力,他们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这一课题,成功地解决了因供电系统达不到技术指标而导致新型设备发生故障的问题。该课题获得了当年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在空军和海军的数百架飞机上大批量改装,大大提高了武器装备的可靠性。
该院在科研立项上始终以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作为科研工作的根本目的,坚持贴近装备、贴近部队,紧紧围绕部队作战训练和新武器装备使用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和有较大推广应用前景并能产生较大军事经济效益的课题选题立项,始终坚持这个方向不改变。
教学、科研的良性互动也极大地带动了教员队伍建设。科研活动促进了专业教员对新装备、新技术的理解和把握,提高了教员的装备保障和技术创新能力,加快了知识更新步伐,使教员得到全面锻炼,有力地促进了教学科研相长互动。通过科研锻炼,一大批教员成长为科研、教学“双料”骨干,科研起到了打造人才培养平台、锻炼队伍、提升教员整体能力素质的作用。近年来,该院涌现出被誉为“战鹰守护神”的张建华、“遥诊专家”曹立学等4名空军级专家和52名空军高层次科技人才。近三年,有138名非基础教研室教员获得军队级以上科技成果奖。目前学院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梯队优化,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教员队伍。(靖磊 刘亮亮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