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 服务国家“一带一路”
摘要: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植根嘉兴,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嘉兴的国际化城市的打造与建设,开拓渠道,多方引进国际优质教学资源,服务地方教育和产业发展。学院积极拓展与新西兰理工学院、澳大利亚墨尔本坎培门理工学院、昆士兰TAFE学院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渠道,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与坎培门理工学院的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已将所有申报材料提交省教育厅审批,进展顺利;与美国贝茨学院、英国贝勒比斯学院、墨尔本坎培门理工学院等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为教师境外研修和学生境外深造、就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机会。此外,学院也联合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与德国“魄丽行”教育集团结盟,探索国外合作办学的新途径、新模式,引进职业标准、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数字化教学资源等在内的德国先进课程教育资源;与德国什未林IHK&SAZ签订了对外合作项目意向书;与澳大利亚博士山学院(Box Hill )签署了中澳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中心合作协议;与加拿大杜伦学院签署了中加EAP语言中心共建合作协议;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招收沿线国家留学生,全面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
关键词:国际交流;合作办学;一带一路;留学生
一、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概况
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简称南洋学院)成立于2002年,是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的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由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和嘉兴市教育发展投资公司共同举办。依托百年交大的办学经验和强大的师资力量,学院设有船舶与建筑工程分院、机电工程分院、财经管理分院、商务贸易分院、继续教育学院和基础教学部,开设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船舶工程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技术、会计、工商企业管理、互联网金融、计算机应用技术、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英语等19个全日制高职专业,形成了建筑、船舶、机电、财会、管理、信息、经贸七大专业群。
高职全日制在校生近5000人,教职工280余人,专任教师233人,高级职称教师79人,“双师”素质教师占比32%。建校以来,历届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7%以上;近两年专升本录取率均保持在67%以上。学院不断优化专业布局,科研能力与办学水平逐年提高,现已拥有 2个浙江省特色专业,1个省级示范实训基地。
学院注重合作办学与国际交流,先后与加拿大凯布莱恩文理学院、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美国贝茨学院、澳大利亚西南区理工学院、新西兰东部理工学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多所国际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教师境外研修和学生境外深造、就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机会。
二、中澳船舶工程技术国际合作办学项目
(一)合作前景分析
1.合作举办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是社会发展所需。
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2014年6月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明确指出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完善中外合作机制,实施中外职业院校合作办学项目,支持职业院校引进国(境)外高水平专家和优质教育资源。
中国是世界造船大国,《中国制造2025》又为“造船强国”做出了新注解,“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被归为重点突破的十大战略领域之一,瞄准了世界船舶工业的最高水平,吹响了我国向高端造船业挺进的号角。造船工业是科技密集、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目前的人才远达不到市场需求。在此背景下,中外职业院校合作办学项目拟通过引进澳大利亚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管理经验,做强学院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为浙江省培养一批“懂设计、通工艺、精操作、会管理、能创新”的国际化技能型造船人才。
2.学校具备举办中外职业院校合作办学项目的合作办学基础。
学校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由学院原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潘斌教授带领一批交大教师创建,为学校特色专业。专业现有在校生150多人,专、兼教师16人,高级职称人数达50%,“双师”型教师人数达87.5%。办学紧密依托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在国内高校同类学科中排名第一的强大专业背景和品牌优势,分享优质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够接受良好的专业知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养,充分激发学习兴趣。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积累了丰富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经验,以服务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为己任,积极探索政行校企四方联动模式,搭建起互惠共赢的船舶行业产学研合作平台。通过引进“校中厂”、建“厂中校”等形式,借助企业的场地、设备、技术人才等资源合作办学,学生技能实训与真实生产相融合。专业开办至今,为嘉兴及周边地区船舶行业输送了大批高技能毕业生,历届平均就业率超过98%,在船企员工继续教育和业务素质提升等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绩,办学形成鲜明特色。为学校开展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国际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中外职业院校合作办学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充分。
澳大利亚本迪戈堪培门理工学院( ,AUS)位于墨尔本市,是澳大利亚规模最大、信誉最佳的TAFE学院之一,拥有80多年的办学历史,在校学生多达3万人,教职员工超过700人。澳大利亚在海事学科方面的人才培养闻名世界,造船游艇专业又是本迪戈堪培门理工学院的一个特色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实践经验丰富,为澳大利亚发达的游艇工业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得到行业广泛认可。2016年12月中旬,学校常务副院长刘淑芸教授率团实地考察本迪戈堪培门理工学院,开展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洽谈,就船舶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合作办学达成意向,并与学院施万奇总院长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二)项目合作基本内容
1.招生录取与学制。
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纳入国家高等教育招生计划。按照全国高考录取分数线择优录取。每年计划招收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学生100名,学制三年。
2.教学管理。
中外职业院校合作办学项目的教育教学管理由合作双方派员成立的“中国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与澳大利亚本迪戈堪培门理工学院合作举办船舶工程技术专业高等专科教育项目管理委员会”负责。澳方负责为中方提供相关课程的课程标准及教材样本,并在实施教学至少两个月前提供中方。中外职业院校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学将按照合作双方认可的方式进行,所有课程均为面授。如有需要,课程可以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实施。为保证项目质量,合作双方共同设计教学大纲、分享教材、交换课程列表、交换考试用卷和学生作业,且项目管理委员会可以预先检查并核实双方的教学设施。
3.教学语言与教学分工。
中方负责的课程教学语言为中文;澳方负责的课程教学语言为英语。专业核心课程共10门,其中引进澳方课程4门,澳方教师授课4门;专业核心课程总时数702课时,外方教师授课270课时,占全部专业核心课程时数的38.5%。
4.文凭(证书)授予条件。
修满中外职业院校合作办学项目规定的课程,考试、考核合格者,可获得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专科(高职)毕业证书,同时获得澳大利亚本迪戈堪培门理工学院颁发的船舶三级证书。
二、中德“双元制”国际合作办学项目
2016年7月—8月,学院选送“双元制”项目组徐意、刘若竹老师赴德国学习,拓宽了视野,提升了教学、科研水平,引入德国先进职业教育资源,为学院开拓国际教育合作进行前期接触。
2016年12月5日, 博凯机械(BHS)总裁Mr.、东巴伐利亚州最有影响力的BHS跨企业培训中心(UEBZO)总裁Dr.Bauer在博凯机械(BHS)(上海)人事总监李萍女士的陪同下来学校交流访问,深入商谈 “双元制”合作事宜。Mr.对学院“双元制”本土化的建设表示肯定,他愿意进一步推进双方的务实合作,将德国BHS总部跨企业培训中心的教学资源引入到我们的教学中,使我们的“双元制”依据德国标准完全运行起来。
2016年12月8日,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与德国什未林IHK&SAZ合作项目启动仪式在敬业楼207举行,德国什未林IHK副总裁Mr.Todt Peter介绍了德国IHK的基本情况和职责,对学院“双元制”教学改革和跨企业培训中心——中德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对双方今后的合作充满了信心。德国什未林SAZ总裁Mr. Gerd对双方在课程资源建设、师资培训、授证等方面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合作方案,期待项目能够尽快落实。
2017年,学院将进一步加强与德国博凯机械的合作,双方计划深入推进“双元制”教育的国际合作,共同打造“南洋—博凯”跨企业培训中心。
三、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招收
(一)组建嘉兴市第一个国家教育学院进行留学生的教学与管理
这个秋季的新学期,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学生:他们仰慕中华文化,喜欢嘉兴这个城市,看好南洋学院的学习环境,远道而来嘉兴求学。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在南洋学院的国际教育分院里度过自己美好的留学时光。这也是嘉兴市高校中第一个专门招收留学生的国际教育学院。
2016年7月,教育部发布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详细阐释了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基础性、支撑性、引领性举措等内容,并提出设立“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在未来5年里,每年资助1万名沿线国家新生来华学习或研修,为沿线各国培养行业领军人才和优秀技能人才。《教育行动》提出,教育交流为沿线各国民心相通架设桥梁,人才培养为沿线各国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提供支撑,倡议沿线各国携手行动起来,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全面支撑共建“一带一路”。
嘉兴市在推进城市国际化和“一带一路”政策上迅速采取了行动,继省政府同意嘉兴设立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后,沪浙两地政府又签订了与嘉兴密切相关的《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和《深化合作加快推进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建设框架协议》,全面吹响了与国际化大都市——上海接轨的号角。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为了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和嘉兴市打造具有国际品质的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的号召,积极整合资源,全面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招收工作。2017年7月开始,学院通过举办教育展等多种形式在独联体国家进行招生,最终完成50位外国留学生的相关申请和审核,经浙江省教育厅同意后,向申请的外国学生发放了录取通知书。
为了对招收的留学生进行科学的教育和管理,南洋学院在外事处、商务英语专业、公共外语教研室的基础上合并组建了国际教育分院,下设留学生管理办公室、外事办公室、对外汉语语言中心、商务英语教研室、公共外语教研室等机构。国际教育分院积极构建具有国际标准的的学术体系、管理体系、服务体系,全面适应新的办学形势,扩大办学规模和办学领域,提高办学层次,多方学习和借鉴国外高校办学经验,引进优质教学资源,加强与国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在嘉兴市各相关部门的积极支持下,南洋学院今年的留学生招生工作已基本完成,生活得到妥善安置。截止到2017年10月30日,有44名留学生报到入学,其中,吉尔吉斯斯坦籍42人,老挝籍2人。
南洋学院为他们发放了生活用品,安置在专门的留学生公寓。留学生的教学及课余文化活动已有序开展。学院为留学生量身定制了对外汉语教材、课程教学方案和丰富的中国文化体验活动,保证了留学生愉悦的学习和快速融入学校的生活。学院还组织专门的教师和志愿者队伍进行了管理和服务,制定了专门的考勤、请假、外出登记和宿舍管理制度,值班教师和志愿者均安排了定期值班,进行了严格的考勤和查寝。留学生近期外出购物均安排志愿者作为向导。
(二)利用“一带一路”留学生教育搭建嘉兴中外文化交流平台
嘉兴这个城市有了自己的国际教育学院,专门招收留学生,这一创举受到业内人士的喝彩和好评,认为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招收吉尔吉斯斯坦留学生项目,是嘉兴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的首创之举,不仅有利于提升嘉兴市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也将对嘉兴打造具有国际化品质的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产生积极影响。吉尔吉斯斯坦和老挝留学生的到来,将为嘉兴与“一带一路”国家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架设桥梁,也将有力地促进嘉兴深厚的历史文化在国际间的传播与交流。
为了增强学生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不同文化相互沟通、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素养,架起中国学生与外国学生间的沟通桥梁,10月26日晚,南洋学院国际教育分院开展“We are ——no ”的主题交流活动,搭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此次活动主要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认识周边地理环境、舞蹈切磋、游戏互动等环节。中国学生表演舞蹈最炫民族风和留学生表演的具有民族特色舞蹈,将活动推向高潮。在游戏活动环节,活动现场互动不断,中外文化交融荟萃,使跨文化交流活动和谐有序进行。
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在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商学院峰会暨“一带一路”商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论坛上成为“丝绸之路商学院联盟”观察员成员单位,今后学院将依托区位优势和自身优质资源,联合“沪—嘉—杭”高校打造属于嘉兴的“一带一路”国际交流和合作的平台。学院计划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围绕“一带一路”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吸引和招收更多“一带一路”国家的学生来华留学。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频繁的经贸往来和基础设施建设将会带动大量的国际化专门人才需求,尤其是沿线国家通用语种人才的需求和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在国际化培养过程中,学院会积极开拓国际交流与合作渠道,除了学期学习,将通过暑期学习、交换学习、短期访学等形式的项目,为国外留学生创造更多学习的机会和条件,体验不同的大学课堂和教学模式,感受不同的文化; 通过组织各种跨文化交流活动,让国外留学生在大学校园里体会思想和文化的碰撞与交流,通过国际教育真正架设起“一带一路”国家民心相通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