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2010级,古生物专业合影照里的女孩,现状如何?
相信不少人对“北京大学古生物专业”并不陌生,尽管没有去北大看过,但是知道它的存在。
其实,大家原本不知道有这个专业,北大古生物系之所以被大家熟知,那是在2014年,因为一张照片——“北京大学2010级古生物专业合影”而走上热搜。原来,照片中只有她一个人,一个北京女孩薛逸凡。
薛逸凡在入读该专业后,就在网上写了一篇日志,说:“如果排除该专业第一任从生科方向转换古生物方向的学生,排除第二、三任中途转入元培的学生,排除第五任马来西亚籍古生物专业学生,我作为该专业的第四任,可能是唯一一个始终由元培培养出来的本专业学生。”
没错,这个专业冷到一直以来都是一脉单传,直到薛逸凡这一届,才被众人所熟知。网友看了照片后,纷纷留言“一个人的寂寞的谁懂?”“酷毙了!专业第一名和最后一名都占了”、“这连逃课都没法逃”。
薛逸凡为什么选择“北京大学古生物专业”?
“这是全中国唯一的一个只有一名学生的专业。”元培学院副院长卢晓东介绍道,“差不多是每个年级有一个人,还有的年级是0人。”
原来,薛逸凡就是一个对于古生物相当感兴趣的女孩。
“我就是特别想学这个专业,我来元培学院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古生物。”薛逸凡说。
在读高二时,她就已经立下了这一志向。为了考上这个古生物专业,她还特地全国普查,发现只有北大在本科开设这个专业,所以就决定报考北大。
为此,她在通往理想的路上还发生了一点小插曲。
由于不能直接保送,薛逸凡需要参加自主招生。遗憾的是,在自主招生结束后,她的分数比元培学院差了几分,也就意味着她可能上不了北大。
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主动联系上了当时的元培学院许院长,把自己十分想进入古生物学专业的意愿告诉院长,没想到许院长了解了她的情况之后,非常爽快地答应了。
等真正进入这一专业学习时,薛逸凡才知道全班只有她自己一个人,但她还是很乐观:“既然是自己喜欢的,心甘情愿地选择,就该心甘情愿地承担,好好学。”
而她也是历史以来唯一一个一开始就十分想要学这个专业的学生,后来知道学这门专业,要去各地考察地质,还要熟记众多的古籍,过程相当艰难。
原本学校是同意学生大二进行转专业的,但是在大二时,她还是决定坚持下来,只因自己喜欢这个专业。
作为北大元培学院古生物专业2010级的学生,薛逸凡获得了不少的学习机会。
2012年,她曾经申请参加了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罗利举行的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年会。通过国际学术年会的平台,她更能了解当下古脊椎研究领域内的学术前沿。她发现,古脊椎的研究领域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大。世界各地研究者用各种方法阐述着各样问题,远远不止自己看到的形态功能分析和谱系分析两个分支这么简单。
在北大四年,薛逸凡在孤独与有趣中努力度过,201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古生物专业。 同年6月14日,她在社交网站上发布了一张毕业合影照,并附文:只是需要有一张来装个正经,“合影“哦”---北京大学2010级古生物专业合影。从此,这个冷门专业才引发外界关注。
后来,薛逸凡获得了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生物学硕士专业录取通知书,并获得了助学金。除此之外,她同时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环境生物学硕士、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古生物学博士等院校的录取通知书。 不过,她最终选择了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生物学硕士专业。
10年过去了,薛逸凡现状如何?
最近,有网友发现,薛逸凡发布了一则求职信息,她希望寻求机器学习、NLP工程师或者软件开发的工作岗位。
因此,有人就说,这位曾经凭借一个人的毕业照而走红的北大古生物学毕业生,如今也转行计算机了?
对此,薛逸凡自己,也公开在微博上做出了回应:“转行热门人工智能、做NLP的目的,不是为了钱。”
她说,在本科的科研工作中,自己就已经接触了数据建模的内容。在学习中,她意识到自己的数学和计算机基础不扎实,所以选择了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生物学硕士专业,从古生物专业一路走到了生物信息专业,开始研究起癌症相关的资料,并选择了癌症信号通路作为博士课题,具体的研究方向是深度生成模型在癌症数据的应用。
之后,她在读博第三年,选择去匹大的医学中心实习电子病历相关的项目,恰好接触到了NLP,后来还进入了亚马逊NLP的实习工作。
当然,谈及钱本身,薛逸凡表示,钱肯定是要考虑的,没必要和生活过不去。但,她还不至于为了钱,而转变自己的人生轨迹。
对于薛逸凡的故事,你有什么看法?欢迎下面留言!(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