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分可报山东大学?近两年录取情况可参考|数说高校
学校简介
山东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全球能源互联网大学联盟、亚洲校园成员。
山东大学前身是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被誉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起源性大学。其医学学科起源于1864年,开启近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之先河。从诞生起,学校先后历经了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以及由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的新山东大学等几个历史发展时期。120余年来,山东大学始终秉承“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深入践行“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校训精神,踔厉奋发,薪火相传,积淀形成了“崇实求新”的校风,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山东大学是一校三地八校区。济南校本部有6个校区,分别是济南中心校区,洪家楼校区,软件园校区,千佛山校区,趵突泉校区和兴隆山校区,另外还有威海校区和青岛校区。
录取数据参考
据了解,今年山东大学全校共完成21个类型的招生录取工作,录取本科新生10258人,其中济南和青岛校区录取7280人,威海校区录取2978人,另录取少数民族预科新生136人。
2023年,山东大学最低投档位次最高的7个专业与2022年相同,其中医学类专业占据六席,第一名临床医学(本博连读,齐鲁医学堂)专业投档最低位次为1616名,较去年提高了554个位次。剩下的6个专业,除口腔医学(5+3一体化)外,投档最低位次均有所提升。居于第二的是口腔医学(5+3一体化),投档最低位次为3475名,去年为2022年为3463名。居于第三的是临床医学(5+3一体化),投档最低位次为3720名,2022年为4159名。数学类则冲进了前四名,投档最低位次为4395名,较去年高出251名。
威海校区录取最高分为计算机类627分,排名10603名以内;在山东投放的8个理工类专业录取最低分位次全部提升,其中自动化类、电子信息类、数学类和计算机类等4个大类提升位次超过1000名。
另外,今年,山东大学强基计划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生物医学科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和哲学8个专业继续面向全国大部分省份招生,经严格考核筛选,最终录取168人。
双一流建设学科
山东大学的双一流建设学科分别是数学、临床医学、化学、中国语言文学。
01
数学
在拥有近百年建院历史的山东大学数学学院,著名数学家潘承洞、夏道行、文兰、郭雷、彭实戈、王小云、张继平等院士先后在此求学或执教。2017年,山东大学数学学科首批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山东大学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数学学科并列A+;在ESI排名中,山东大学数学学科持续位列全球前1%。目前,学科拥有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山东)、非线性期望前沿科学中心等多个国家级数学研究平台以及中泰证券金融研究院、数学与交叉科学研究中心、数据科学研究院等多个高端数学人才培养基地。
02
临床医学
山东大学临床医学院前身可追溯到原齐鲁大学医学院,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医学院校之一,是原山东医科大学的主体部分,也是山东大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
临床医学专业是教育部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和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拥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12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根据2020年1月最新公布的ESI数据,临床医学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和贡献能力已经跨入世界前1‰,被学校确定为首批建设的世界一流学科。
临床医学专业现有齐鲁医学堂、临床医学(五年制)和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三种培养模式。专业定位是培养造就基础宽厚、能力卓越、素质优良、医德高尚、富有创新精神的一流医药卫生人才。
齐鲁医学堂为教育部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自2022年起面向高考直接招生50人左右,新生入学后进行本-博连读培养。着力培养具有人文性、国际性、创新性、引领性的应用研究型人才,未来成为高水平医疗单位的医生科学家和相应领域的学科带头人。
临床医学五年制每年招生约 170 人左右,采用双语教学模式;临床医学专业(5+3)180 人左右,含儿科方向。临床医学专业(5+3)与五年制本科阶段采用本科阶段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的一体化培养模式。培养目标是高水平医疗机构和医学研究机构的业务骨干和管理中坚。
03
化学
山东大学化学是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最新ESI排名0.65‰,列全球79位,师资一流,底蕴深厚。专业立足对接国际学科研究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世界一流化学本科人才。
依托支撑世界一流学科平台为本科人才培养提供了强力支撑,高水平科学研究的开展有效反哺教学,实现了科教融合、协调发展。现有学生培养多元化教师113人,93%具有博士学位,正高占比74%,国家和省部级人才52人。分教育部拔尖班、国家强基班和国家基地班三种模式培养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特长和潜力。已培养朱兆良、王文兴、蒋民华、计亮年、吴祖泽、钱逸泰、薛群基、江桂斌等两院院士8人、杰青等高层次人才40余人,是我国化学特别是晶体材料和胶体化学等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04
中国语言文学
山东大学有两个中国语言文学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分别是文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国际教育学院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以下一般简称“本专业”或者“中文专业”)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即招收本科生,五十年代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国务院恢复学位制度,本学科首批获得硕士与博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又获得博士、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教育部最新学科评估中,该专业排名位列A等,属于山东大学三个首先受到重点支持的高峰计划学科和专业之一。山东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历史悠久,社会评价和认可度高,师资与学科实力雄厚,成功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具有“事业+专业”双轮驱动的特质,2018专业排名居全国前1%,2019全国297所高校专业评价5★,具备本硕博博士后贯通的人才培养能力。
学科建设
山东大学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4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涵盖8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70个,覆盖文、理、工、医四大学科领域,实现了各学科的协调发展;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4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1个;有19个学科(金融数学、晶体材料、凝聚态物理、胶体界面化学、微生物、机械、材料学、心脑血管功能修复、新药制造、中国古典哲学等)的学术影响力和贡献能力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名列中国高校第八位)。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化学、临床医学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数学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文艺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凝聚态物理、物理化学、内科学(心血管病)、妇产科学、产业经济学、中国古代史、微生物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中国古典文献学、药物化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山东省重点学科:政治经济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企业管理、无机化学、光学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内科学、中国哲学、财政学、发育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数量经济学、法学理论、民商法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英语语言文学、专门史、管理科学与工程、发酵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电机与电器、信号与信息处理、环境工程、免疫学、病原生物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外科学、耳鼻咽喉科学、口腔临床医学、中国近现代史、政治学理论、金融学、会计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理论物理、有机化学、植物学、岩土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化工过程机械、软件工程、药剂学、遗传学、老年医学、神经病学、空间物理学、刑法学、俄语语言文学、动物学、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护理学、动力机械及工程、药理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哲学、应用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数学、系统科学、统计学、物理学、化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口腔医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信息与通信工程、光学工程、理论经济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政治学、法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护理学、土木工程、力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国史、世界史、法学、新闻传播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口腔医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中国语言文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体育学、地球物理学、统计学、系统科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等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体育学,艺术学,地球物理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中国史、世界史、法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口腔医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中国语言文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社会学、体育学、地球物理学、生态学、统计学、系统科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建筑学、电气工程、水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药学、护理学等。
本文由山东高考一点通独家整理,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