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之前细说天津高校|百年南开
天津有很多高校,最著名的、也总是要第一个说起的,当属南开大学。
1919年,南开大学建校时,是私立大学,校长是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和严修。
创建人张伯苓
张伯苓,天津人,1876出生于一个秀才家庭,15岁考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这座北洋水师学堂是李鸿章创建、具有国际水准的海军军官学校。在这里张伯苓开始了新式教育和西方思想的人生路程,他不仅各科成绩优异,体育也尤其擅长。毕业后在海军服役,他亲眼目睹了国家孱弱受国外列强欺凌的现状 ,于是退役立志“创办新教育,造就新人才”,正在此时,他结识倡导新学的严修,共同开启了办学之路。
1904年,创办南开中学。1919年,在南开中学南端空地建大学教室,当年秋季落成南开大学。张伯苓请留美多年的凌冰为大学部主任,除开设文科外,还设理科和商科,后来改称文、理、商三个学院。
(南开中学旧校区)
实业兴学路线 南开大学声名鹊起
南开大学初期,张伯苓坚持全西式的办学方针。教师都是国外留外学的青年学者,“课程、教科书、实验、实验仪器,包括实验用的蚯蚓,都来自国外”。后来,张伯苓摸索、思考中国教育方法,并发展出南开大学赖以成名的实业兴学路线。如何回应西方教育的挑战,如何摆脱传统教育因袭,自觉适应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也就是如何西为中用,用西式教育办中国事。凭借这种实业兴学的路线,20年代后期,南开大学声名鹊起。
南开大学以优越的学术环境、严谨的科学训练方针以及崇尚务实的精神而名驰南北,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周恩来、陈省身、吴大猷、曹禺等是其杰出代表。
遭受战争洗礼,九年流亡南迁
1937年7月,天津沦陷之后,南开大学被日军炸毁。张伯苓说:“被毁者为南开之物质,而南开之精神,将因此挫折,而愈益奋励”
随即,南开大学流亡南迁,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湖南长沙成立临时大学,继而再迁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7月西南联大最后结束,南开复员之后遂改立为国立大学,南开园得以重建。
新中国成立,南开大学开始新历程
1949年1月,天津解放,南开大学开始了新的历程。
经历高等教育院系调整,南开大学成为文理并重的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之后,天津对外贸易学院、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相继并入,经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支持,学校发展成为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2017年9月,入选国家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且为36所A类高校之一。
2019年,南开大学迎来百年校庆,各方校友、社会精英、科研人才汇聚一堂,星光熠熠。
这座百年名校,仍以奔跑的姿势,加速前行。
文/采芹
部分文字资料源自南开大学官网
图片/源自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