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村的大学生混的都很差”让人破防 网友的评论心酸又励志
作为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孩子,每次看到这类的话题,总会情不自禁的点进去看看。
“为什么农村的大学生混的都很差?”
帖主和我,还有很多农村出来的孩子一样。在小农村上小学,上学时没有上过辅导班才艺兴趣班,在学校晚会上永远是观众的角色。
等上了大学,经历过第一次坐地铁,第一次看繁华的城市夜景等等新奇体验,才发现城市里的同学司空见惯的事物,是自己之前没接触过的,甚至连做梦都没梦过。
除了在眼界上,在拥有的物质和资源上,农村和城市的同学差别也很大!城里的父母帮孩子规划未来,有能力帮孩子在城市里买房安家。而农村的父母长辈,则不停的跟孩子灌输“稳定”,对一切自己不熟悉的东西都抱着怀疑的态度。其实就是家庭没有能力为孩子的“试错”买单。
虽然帖主写的比较笼统,也没有列举什么具体的例子,但是还是让不少有类似经历的网友破防了!
“考上大学了,从来不知道还有选专业这回事,稀里糊涂叫别人给填了个专业...一步错步步错,人生也只能混了”
“认识的几个朋友,现在才知道人家读大学的时候家里人就在成都给人家把房子买了”
“(农村出来的大学生)挣点钱全补贴家里了,咋混好?...农村供出来个大学生就等着反哺呢,这是现实”
“农村是让孩子有出息好让父母过得好”
“人家是父母托举,我们是托举父母”
“凭什么你寒窗十年就抵得过人家几代人的人家几代人的努力”
◆农村父母给的资源少,农村父母眼光格局不行,农村父母养出来的孩子性格有缺陷,农村父母把生孩子当投资...评论区里的可能都是事实,让人有点心酸又有些沮丧。但这些似乎都忽略了:相比于城市父母,农村的父母能提供给孩子的确实不多,但是他们给的,也许是他们能给的最好的了!关键还是靠我们自己啊。
◆都说幸福是个比较级。跟别人比不了,但是最起码比自己小时候好多了!说出来大家可能不信,我小的时候家里米都不够吃(大山里田地不多,我家分到的田又不好),经常吃硬干粮吃到便秘。现在我混得也一般,但是至少我想吃啥基本都能买得起。而且相比于父母辈做体力活挣口饭吃,我坐办公室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已经很好了。
也许有人会说我善于自我安慰,但我觉得这是对抗内耗和无用焦虑的好方法。
◆而且富人家也不是一开始就富有的,都是一代代人的努力和积累。父母一辈比爷奶一辈强,我们比爸妈强,我们的儿女也会比我们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与其怨天怨地怨父母,不如脚踏实地好好努力。
我们羡慕的城里孩子的生活,也是他的上一辈、上上一辈努力来的。我们没有大树无法“背靠大树好乘凉”,那就努力长成那棵可以庇护下一辈的“大树”!
“自己努力了,下代人已经改变了”
往上几辈数,谁家不是出身农村?小时候父母给不了我们好的物质生活,那咱们就争气点自己给自己。
就像网友说的“咖啡十岁喝,还是二十岁喝,有什么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