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杨振宁成为央视“感动中国”节目的年度人物会有这么大的争议?
说实话,不是杨振宁配不上感动中国,而是感动中国配不上杨振宁。
【感动中国】这个称号,就是个虚名 。他有什么用?
就是个公开表扬。我小学就公开表扬过了。有个毛用?
对于一些无法确定个体的,具有模糊概念的某一人群、某一事件,可以用公开表扬来引导群众弘扬正气。
但是对于某些做成突出贡献的个体人物,你给个公开表扬,还是那种世人皆不知其事迹的人,
他是接受还是不接受呢?
他需要的,不仅仅是这样一个“公开表扬”。
说回杨振宁。
当世或者的物理学家里,最牛逼的就是他了,就算加上20年前还活着的,也是最牛逼的,没有之一。
大众不了解,是因为他的理论在现实中用不到。而且成就太早了,那个时候国内还穷着呢。
但这么一个牛逼的物理学家回国后,受到的社会舆论是什么?
惨不忍睹。
这个社会对得起他吗?人家回国是图什么?在国外过得难道不是更好吗?美国虽然资本剥削,但对待科学家可是相当大手笔。
杨振宁在促进中美关系上也是做出来不少贡献的,回国发展也为国内科学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些随便网上一查都有相关资料记载(比如百度百科),然而,某些人却只盯着人家的媳妇看。
他所应得的是什么,是声誉和财富。一份能对得起他在科学事业上做出的成绩的声誉,和依靠这些成绩能换取的财富。
二者缺一不可。要不然以后谁愿意去做科研工作呢?要么被人嫌,要么没经费。
如果把杨振宁的生平事迹普及开来,他说不定还能感动世界。全世界有的是科学家会去感谢他的贡献。
而一群人,只是因为不了解,就说“有什么好感动的”之类。
杨振宁生于1922年中华民国时期;1964年加入美籍,前后均有科研成果;1970年后,积极促进中美交流和建交,推动中国科学事业发展;2003年,回国执教;2015年,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籍。
学术成果:
相变理论
玻色子多体问题
杨-方程
超导理论
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
杨-Mills规范场论
等等。
国际荣誉:
诺贝尔物理学奖、费米奖、莫斯科大学奖、润福德奖等10数奖项。
荣誉称号:
1958年,当选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1965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93年,当选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6年,获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两所大学颁授荣誉博士学位。
1997年,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
1999年,被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授予一等荣誉博士学位。
2015年,获颁香港科学院荣誉院士。
2015年3月,被台湾大学授予名誉理学博士学位。
2015年3月,被澳门大学授予2014年度荣誉博士学位。
2017年2月,已放弃外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的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杨振宁教授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此外,杨振宁还获得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教廷宗座科学院(罗马教皇学院)院士以及巴西科学院、委内瑞拉科学院和西班牙皇家科学院等多个欧洲和拉丁美洲科学院的院士荣衔,以及多家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
2019年12月,入选“中国海归70年70人”榜单。
2021年12月,入选《2021中国品牌人物500强》榜单,位列第28名。
2022年3月3日,被评为“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
前半生是求学做科研,并取得了闻名于世的科学成果;后半生致力于祖国的科学发展,也获得了显著的效果。
这样的一位科学家,凭什么不受国人的广泛认知和尊重。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