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问到底要不要办信用卡?
有钱可以过得很精彩,没钱可以靠信用卡过得很滋润。
对于要不要办理信用卡的争议的人有三种,第一:自己手头富裕,衣食无忧,对未来没有投资计划用不上信用卡;第二:不敢用未来的钱,害怕未知的一切事物;第三:额度党,权益党,羊毛党。
现在的社会阶层按我从业8年的数据看,没钱的还是占90%,有钱但是翘杠杆的5%,剩下的就是权益羊毛为主的人。我从几个阶段来解读办卡的人的初衷吧。
现金流:不要谈贷款,不是人人都可以随意贷款,但是只要有一份正常的工作就算入厂的流水线工人都能办理一张额度不等的信用卡。信用卡的额度还可以随着时间和使用逐步上升加上信用卡办理的门槛低所以成为很多月光族和做生意的人士必备的储备资金。
就我用户里面有许多车行老板、建材店老板、做工程的、开公司的都有,他们月入基本过十万以上没上限,但是他们有回款周期,他们有压货压力,有房贷、车贷、孩子每个月的只支出。说实现的,别看他们表面风光,一年总有个把月随时都拿不出万把块钱用,这时候信用卡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这类型的人只看重额度,个人信用卡总授信随便就50万打底,花个几千块的手续费周周一两个月对于这些人来说是非常乐意的事。
权益党:开头说了,没钱可以靠信用卡过得很滋润。很多90后现在刚出社会没多久大多数都是入不敷出的,消费(衣服、吃喝、话费)、房租(押三付一)、出行交通费早把工资用得一干二净,如果不是家里头帮助,那肯定就需要到额外的金额借用,花呗是可以消费但是并不能提现,能提现的借呗日息累计一个月早超过了信用卡。
而信用卡除了使用还有很多权益,比如:
中行赞卡有每个月交易达标送两张电影票,27000积分周末可以星巴克兑一送一,小情侣周末的约会就这样靠信用卡权益解决了;
中信9积分和365权益还有9元看电影,前者9积分可以兑换不少使用的25-50抵用券,后者可以买半价购物券,3D电影你正常购买是40多元,活得权益的你只需要花9元,一个权益可以买两张票。
光大信用卡是商旅人士最常用的,只要有出差的人最喜欢的卡之一,接送机权益、贵宾厅休息权益、延误险、接送机都包含有,出差虽然报销,但一开始总归是你自己出钱吧?刚出社会的人就这些出差费用就可能压垮自己,而就算能支撑的人也会遇到公司报销走流程的一套顺序,如果资金不足那就凉凉了。再说了钱本来就需要花,那么让自己旅途舒服一些不好?
招商和交通银行覆盖完了线下所有餐饮合作的优惠,年初的时候民生海底捞100买200抵用券,全抵的那种,去一家餐厅吃饭,看到门口招商或者交通周三或者周五半价优惠,那么本来就收入不多的人趁着活动去吃自己心仪的餐厅不是挺滋润的吗?
还有加油权益这些我就懒得一一说了,这些权益的前提虽然是你必须消费信用卡达到一定的笔数和金额才可以获取,但非常适合那些本来就有消费需求,那么我们就可以让自己匮乏资金的生活增添点色彩。
说点实际的,今年国内的环境就是拉动内需,打头阵的就是各行的信用卡,反正我这里的大型商场都有各行满百立减的优惠,最大力度是8折。贫富差距本来就悬殊,如果没有信用卡,现在的底层经济泡沫可以垮掉一大半。到底要不要办信用卡看你用不用得上权益,如果是吃喝玩乐和赌博的建议你就别办了,害人害己。如果是合理规划的有自控力的就建议办理一张,不熟悉的才会害怕,熟悉了就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