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近几年大规模的招飞会对今后飞行员的职业发展产生怎么样的影响?

admin 2024-03-08 233次阅读

我可以说,至少还有10年的蜜月期,这两年的孩子还有机会。

前言:

先说R5,R5的其他内容不做评价,只谈飞行员降低小时数上限这个来看,实际仔细分析,这个事对谁有益。

这是个公司管理层及其股东最不想接受的条款。

为什么?

本来能10个人干的活,因为这条规章,变成了15个人来干。虽然飞行员收入少了,但是公司的成本一顿涨。其中包含多用工产生的五险一金等,虽有上限,但公司方面按税前工资40%左右加。

如果让航空公司来定,绝对希望每人每月的上限是无限高,因为一个人每个月不飞也得发工资,而飞的越多,收入的性价比会越低(五险一金到上限、基本工资照常、福利待遇每月也固定),航空公司工资成本支出比例将越低。

并且能无限压低岗位,减少支出,最好是机长当做航线用,航线当做副架用,副架当做学员用。这才是一个公司经营者所希望的。

100小时真的好吗?

不知道其他人的情况,我的一些朋友会在夜里发情,吐槽航班晚、这个月多少小时之类的。多少同志现在抱个保温杯在搞养生。

你真的愿意拿命换钱吗?

那这条规章的意义在于?

员工与老板永远是个对立的矛盾体,员工要求工资、福利上涨,这就变相要求公司压缩利润来解决。而这条规章的出现,也普适性的将员工福利提高。

规章都是按最广大群众利益来制定,不会根据某个人或某个公司某部的具体情况做调整,如果实际执行发现很坑,那绝对是管理层把你坑了,公司的运行规划与财务控制出了问题。

很多飞行员经常发现,最大的矛盾点往往是你的领导,他们虽然出自飞行员,但不帮这个群体说话。

——————

正文:

我们需要从多角度来看待飞行员未来发展

1、多地产业结构待发展:

首先,可以从国家层面看待这个问题,虽然航空只占交通运输量的很小一部分,远不如航运、公路和铁路的运输量。我们却可作为一种产业发展的象征,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他。

这个产业不是指航空产业,而是地区经济产业结构。这两天有个新闻,就是说某地产品质量非常好,却难以跨越大山走出去,80后扶贫干部都熬白了头。这个新闻很明白说了一个道理:交通不发达,第一产业都没法发展,更别说二三产业。

精准扶贫战略已经告诉我们,全国依然有相当多的地方还没实现大交通覆盖,这就决定了,未来长期一段时间内,交通相关基建的布点是重要工作,这也导致了未来运输量的持续增长是必然的。

而精准扶贫的主要工作是产业扶贫,产业想发展,交通必然要跟上。当地实体经济起来了,金融业也会逐渐通过杠杆,对其进行催化。

2、其他行业的衍生发展:

物流:因为互联网发展产生的物流增长,也会通过金融杠杆进行产业进化。未来必然还有物流公司来成立航空公司。目前可以看见的是:四达一通目前的航空转运缺乏自有体系的支持。物流某个环节被他人所掌控,这是薄利多销行业的三寸。

金融:从很多企业开始做航空融资租赁就可以看出来这点,这是市场行为。飞机是个非常好的固定资产,其高保值就远大于很多投资方向。

3、空域总量及其分布:

不少飞行员和管制员抱怨,现在的量太大了、好多红眼航班、空中太密了、地面排队太久了。可是,有没有人真正了解过目前国内的空域总量,及各地的飞行密度呢?

国内居民分布及发达情况过于特殊,导致北上广航线的密集度实在太大,经过这三个区域的航班过饱和,让一些人产生了航空量饱和的错觉。

实际上,很多人去一些地级市的机场,都会觉得这机场居然空荡荡的,这都是未来的增长点。不要认为这些城市啥都没,肯定发展不起来。没有人能确切的看准市场,但这些就是实实在在、潜在的发展对象。这就是第一点所说的,产业发展的问题。产业的后发优势是不可想象的,就像你10年前不会觉得今天那么舒服。

4、飞行员养成路线

简单的比喻:

每天晚高峰的高架路上,明明没有出车祸,就是特别堵。这是因为其中某个节点,有慢车!他多踩了几脚刹车,从而导致后续跟车越来越慢,直至堵塞。

这条是说:明明是自06年开始大扩招,导致的初始培训能力不够,挤压造成的效应,接着后续协调不够而导致的整体放缓。怎么是说成不缺小飞呢?

如果觉得是小飞太多,请问,航空公司还招飞行员干啥?解决就业吗?解决就业也不靠招高薪职业来解决,一个飞行员的投入能养20个其他岗位。

股东是钱拿着花不完,同意董事会乱招人吗?铺垫都是前置的,这是管理层整体规划方面的事。因为这个行业每年依然保持10%以上的运输增长量。基数太庞大,10%所对应的需求是很可观的。

培训缓慢是个历史遗留问题。当初由于因为人才紧缺,导致按照141部整体大纲进行委培的飞行员较多,大家逐渐习以为常,都以320/737的机长晋升之路作为正常晋升模式,这个就把眼光限制在121部之中了。一个幅员辽阔的航空强国不只是121部运输。

5、一个危机:

科技是最可怕的,你不知道明天会出现什么黑科技。未来缺乏的,不是单一技能型人才,而是将其与其他可能的行业进行更强力的资源整合型人才。我非常怕委培模式下,飞行员没有危机感,就像圈养的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过去30年来没有很大就业压力。

现在在自动化管理方面所进行的整合,是很多人想象不到的。

这行业还能高速发展几年,这个谁都说不好。虽然我能看清的是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