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依据,一参考,上海的高考政策到底是怎么样的?
之前把新高考的总体政策、专业和学校做了大概介绍,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各省市具体的高考政策。
先来看第一批推进高考改革的省市,是上海市和浙江省,先看上海市。
上海市采取的是3+3模式,采用“两依据,一参考”来录取学生。
两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一参考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依据一:统一高考成绩
第一个3:必考科目是语文、数学和外语,每门150分,按实际卷面考试分数计算,满分450分。其中外语有2次考试机会,分别在高三学年的1月和6月,笔试成绩满分为140分,听说测试为10分。
第二个3:选考科目是从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和政治6门科目中任选3门参加考试,每门70分,按等级赋分制分数计算,满分210分。等级赋分制共11个等级,最低40分。
上海高考分数满分总计为660分。
依据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学业水平考试是根据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教育考试规定,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也就是说,只有通过了学业水平考试,学生才能拿到高中毕业证。
学业水平考试在高考改革后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合格性考试,所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思想政治、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体育与健康和艺术。所有的高中学生都必须参加合格性考试,考试结果分为合格与不合格,合格了才能拿到高中毕业证。
需要注意的是合格性考试中的语文、数学和外语可以用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和外语成绩替代,所以参加高考的学生可以不用参加合格性考试中的语文、数学和外语。
第二部分是等级性考试,所考科目为: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和思想政治。只有合格性考试结果为合格的学生才能报考相应科目的等级性考试,可在上面6门中任选3门科目进行考试,考试成绩用等级赋分形式转换后计入高考成绩,共5等11级,按下列方式进行分数计算。需要注意的是学生要在上面6门科目中通过3门科目的合格考试才能参加等级考试。在等级考试结果中,成绩为A+等级的,可得满分70分,成绩为E等级的,可得40分,相邻两级之间的分差为3分。
例如一个学生物理考了82分,是在所有考生中排在77%的区间,这一区间属于B+等级,那么转换的相应高考分数就是64分。
上海等级赋分制
所以统一高考是语文、数学和外语3门,加上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和思想政治中任选3门。其中语文、数学和外语可以直接以统一高考成绩代替,考一次就可以;任选3门的科目需要考2次,一次是通过合格性考试,一次是参加等级性考试。
一参考: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反映学生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情况,进行学生综合素质档案记录,需要学生和学校填写综合素质纪实报告,基本上包含学生的:
1,基本信息和自我介绍:主要填写学生的基本信息、自我介绍、一些典型事例、还有学生感兴趣的职业/行业/专业等内容;
2,品德发展与公民素养:主要填写学生参加的志愿公益服务、社会文化活动、社会考察活动、学生军训、农村社会实践等具体的内容,其中社会实践不能少于90天,志愿公益服务不能少于60课时;
3,修习课程与学业成绩:主要填写学生各种考试成绩,一般是学校填写,还有拓展型课程的经历,一般包括国际课程学习、大学合作课程学习和社会机构课程等,另外还有学生获得的市级以上的奖励或证书等内容;
4,身心健康与艺术素养:主要填写在体育艺术方面获得的市级以上的奖励或证书,还有学生每年的体质测试结果等内容;
5,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主要填写学生参与的市级以上的科技活动、创造发明、专利等说明,以及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专题报告等内容;
6,学校特色指标:主要是学校来填写,一般都是学校校长进行申请,每次最多申请3个特色指标。
这些内容需要从高一就开始进行规划填写。一般报考综合评价招生和强基计划招生中的作用会更大。
好了,这就是上海最新的高考政策,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关注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