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实验室来看高校的发展:有些大学比你想象的要好!
国家实验室是以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导向,开展基础研究、竞争前沿高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国家级科研机构。根据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和具有我国特色和优势的领域,依托国家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建设若干队伍强、水平高、学科综合交叉的国家实验室。
首先科普一下,国家实验室并非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前者的级别比后者要高得多!
我国最早的国家实验室几乎都是依托中科院以及其相关研究所和单位建立的,最早的5所于2000年前就已完工,其中最早的一所是1984年就开始筹建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在高校方面,一般的985或者211大学都会有国家重点实验室,但是很少有大学具有国家实验室。
国家实验室代表的科研实力是不可比拟的,虽然只是两个字的区别,但是几乎没有几所高校能担此重任。
目前我国的大学共拥有200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而拥有国家实验室的大学只有十所左右。
国家实验室代表着一个国家在某一个领域的尖端水平,是一个综合性学科的体现,具有极大的战略性意义,无论是在资金的投入还是人员配备上都是国家重点实验室无法比拟的。
所以说拥有国家实验室的大学,其科研水平都是比较厉害的,是科研实力最硬实力的体现,是值得宣扬的资本。
下面刘老师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我国拥有国家实验室的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科大拥有两所国家实验室——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和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都位于安徽合肥。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拥有一所国家实验室——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挥清华大学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以及控制科学与工程4个一级学科优势,进行重点建设。
该实验室建设目标是在国家目标引导下,通过对清华大学信息领域的优势资源整合,建成信息科技创新的优秀研究团队和先进的开放合作平台。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拥有一所国家实验室——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依托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和中科院化学所而建设。
实验室研究方向涵盖了化学科学或分子科学的大部分领域,主要包括:分子反应动态学与结构化学、胶体、界面及多相体系、有机合成化学、理论与计算化学等。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拥有一所国家实验室——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依托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而建设,现转为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
面向信息光电子、能量光电子和生命光电子三大领域,以三个重大研究任务(海陆空天一体化光网络、绿色高效光子循环与光子制造、脑连接图谱与类脑智能)为牵引,围绕集成光子学、光子辐射与探测、光电信息存储、激光科学与技术、能源光子学、生物医学光子学、多模态分子影像、生命分子网络与谱学等8个方向,开展基础性、前瞻性、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拥有一所国家实验室——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家实验室,发挥多学科综合交叉优势,组织跨专业、跨学科的一流研究人员联合攻关,将在船舶与海洋工程重大力学问题、船舶与海洋工程先进实验、新船型开发与设计、现代造船技术、海洋工程装备与关键技术、水下勘探作业技术与装备、船舶动力装置、船舶与海洋工程电气与电子技术八个基础与应用研究方向展开深入研究。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拥有一所国家实验室——微结构国家实验室,实验室吸纳和融合南京大学凝聚态物理、理论物理、无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微电子和固体电子学、无线电物理等7个国家重点学科以及光学、材料物理与材料化学、有机化学等11个博士点学科的相关部分,以多学科交叉为科研优势组建而成的微结构物质科学平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拥有一所国家实验室——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以重大航空科学基础问题为研究主线,根据国际航空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针对制约我国航空工业发展的一些基础科学问题开展研究,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防基础研究的重大项目。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是拥有国家实验室的高校中唯一的一所211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拥有一所国家实验室——现代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是我国西部地区高校唯一的国家实验室,也是中国轨道交通领域唯一的一个国家实验室。
轨道交通实验室建设项目将围绕高速列车,建设三个实验研究平台:高速列车基础研究实验平台、高速列车数字化仿真平台、高速列车服役性能实验研究平台。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拥有一所国家实验室——南京通信技术国家实验室,主要建设核心网络与互联技术研发中心、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研究中心、通信射频与天线研究中心、集成电路设计研究中心、通信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研究中心和通信协议与应用软件研究中心等六个研究中心和一个移动通信综合测试场。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拥有一所国家实验室——现代农业国家实验室,实验室是目前唯一一个以农学为重大研究课题的国家实验室,依托中国农业大学在农林方面的深厚学术功底,整合了现代精细农业系统集成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实验室的优势,打造的一个全新的、纵深性的国家级研究平台。
另外,最新的国家实验室,也是最近比较受关注的是依托中国海洋大学筹建的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于2013年12月获得科技部批复、2015年6月试点运行,由国家部委、山东省、青岛市共同建设!
实验室定位于围绕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以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和国家大型科技基础设施为主线,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系统性、集成性科技创新,依托青岛、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着力突破世界前沿的重大科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