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2023年招聘博士后启事
何大明
研究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国际河流水文地理与水文生态
胡金明
研究员
西南山地高原区域综合自然地理
田立德
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稳定同位素水循环与气候环境变化
段兴武
研究员、教育部青年学者
高原山地土壤地理、土壤侵蚀过程及生态效应
刘时银
研究员、国家科技奖获得者
冰川遥感、冰川水文、冰川灾害
张虎才
研究员、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湖泊沉积与环境
陈峰
研究员、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树轮与气候水文变化
樊辉
研究员
高原山地资源环境遥感、地理大数据与智慧流域、土地变化及其生态效应
冯彦
研究员
跨境水资源管理
李运刚
研究员、副院长
跨境流域水文变化与模拟、干旱演变和遥感水文
谈树成
教授、院长
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预警、地质过程与资源环境效应
赵志芳
教授、副院长
资源与环境遥感监测、矿化蚀变遥感异常增强提取、边境地区国土资源遥感监测。
武瑞东
研究员
保护生物地理:关键保护对象分布格局与形成机制、生态保护成效评估和系统保护规划
丛培允
研究员
古地理学、澄江生物群疑难类群及多足类研究
赵筱青
教授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环境效应及土地利用安全格局、国土空间保护与开发格局
陈礼强
研究员
水体污染物环境行为与生态效应、水生态环境风险评价
丁城志
研究员
河流鱼类响应与预测;鱼类生物地理学与资源保护
车荣晓
研究员
土壤微生物组学:土壤微生物生物地理;土壤微生物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二、应聘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法规,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和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恪守高校教师师德师风行为规范、学术道德规范等职业道德规范。
2、年龄35岁以下,近3年内已获得博士学位,应届博士生在半年内能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地理学省级站特别优秀的申请人员,年龄可放宽至40周岁,具体条件请联系流动站。
3、具有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富有创新思维,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身体健康,思想品德良好。
4、具有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地质学等相关学科研究背景。
5、具有良好的英文文献阅读、写作和交流能力,近3年至少发表拟开展博士后相关研究方向领域SCI论文2篇(或中科院1区1篇)以上,或者中文卓越期刊论文3篇及以上。
三、薪酬待遇
学校提供丰厚的薪酬待遇、良好的科研环境和职业发展平台。工资、福利待遇、年薪按云南大学博士后相关规定执行,主要由起点年薪和奖励年薪组成,按月发放,共计发放24个月。其中师资博士后起点年薪为税前20万元,全职科研博士后起点年薪为税前16.8万元;师资博士后奖励年薪根据博士后人员在站期间依托我校以项目负责人身份申获国家级科研项目可提高年薪标准,年薪最高税前可达26万元。同时,研究院、合作导师及团队根据博士后业绩和贡献补充发放绩效津贴(不限额度)。全职博士后科研人员学校提供24个月免费公寓住宿或者发放住宿补贴(发表标准为1000元/月),子女可享受云南大学幼儿园、云南大学附属小学入学资格。
博士后在站工作期限为一般为2年,确因课题需要,应在期满两个月前由本人提出延期申请,经合作导师和流动站同意,学校批准后,报校博管办备案。优秀博士后,出站时可择优申请留校工作,并申报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云南大学高层次人才计划等。
具体薪酬待遇和在站相关要求,以《云南大学师资博士后管理暂行办法》(云大人[2018]8号)、《云南大学博士后工作管理暂行办法》(云大人[2015]4号)和云南大学最新文件规定为准。
四、报名材料及方式
1、报名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如下:简历、学历与学位证书复印件、代表性论著以及其他能体现相关工作经验、科研能力的证明材料。
2、有意者请将相关个人材料发送至我站意向博士后合作导师。
3、选聘方式:公开招聘,符合相关条件者,将通知面试,择优录取。面试时间及地点另行通知。
五、截至日期
自本招聘启事发布之日起,符合岗位要求者均可报名,全年接收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