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新生入学可互选室友,人性化可减少矛盾,但也有不少弊端
7月12日,正面的教育类新闻肯定是上海交大的“自选室友”的措施,据说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生新生们已经知道自己的室友可能是谁了,因为该校的APP上设置了“自选室友”功能。虽然学校人士介绍,只是征集意向,最后的宿舍安排还要综合考虑。
但是确实是一种先进的选择室友的方式。不过实际上研究生选择室友不如本科生选择室友更具有意义。但是也能够起到不少的积极作用。因为志同道合包括人们的生活习惯,生活地域,学生的个性脾气相近的人生活在一起更为舒适和安心。
据说,该校是通过学生填写的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比如是否爱干净,早睡还是晚睡,学习主要在宿舍内还是宿舍外,有哪些兴趣爱好这些东西来给每个人打上各自的标签,让彼此做出相互的选择。
这个举措对于原本就是一个学校,或者互相熟识的同学最为适用,因为他们更熟悉,更能很好的适应彼此,并且相互包容。
据介绍,往年该校研究生新生也可以跟熟悉的人申请同一个宿舍,今年则开始了大规模自选舍友,不知道会不会让学生们满意。
不过目前该措施并未在本科生中实施。主要还是由于本科生人的基数大,管理难,估计如果在研究生身上得到不断的检验,会在本科生身上推广。
但是实话实说,这个事情也是有弊端的,现在很多学生之间的爱情性别意识并不是特别的高,也有网友隐晦的提出了这种说法:可以大大减少同学间矛盾,如果是同性对象,恰好还是二人间说不定还可以提前过上家庭生活,推出这个措施的人真的很细致很优秀。
同时,不知道学校方面考虑到没有那些刺头们没人挑选,汇集在一些宿舍之中会不会引发更大的矛盾。比如三个又脏又懒的学生住到了一起,那么宿舍估计每天都会散发出令人“欣喜”的味道。谁来管呢?总不会要求别的宿舍的人来替他们处理,隔壁宿舍只能自认倒霉。图文及视频文案为不开心的年龄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发分享须注明原作者
而且要是宿舍里聚集了很多脾气差的同学,那每天会不会干仗呢?会不会出现类似于马加爵那样的事件呢?这些都要不断的探索和纠正。
不过这事情里面的积极意义是更多的,有同学说:每个学校都这样就不至于天天晚上听人家打电话到12点,打呼噜,午休或大晚上洗衣服了。
也有网友比较羡慕:大学快上完了 现在刷到了这个,这不是让我酸么?
不过说实话,就算你上海交大这么搞,绝大多数人也享受不到,以为我们考不进上海交通大学。
以我熟悉的河北高考为例,按照数据,在2021年河北省历史类考生,只有排名全省前61名可以上上海交通大学,河北物理类排名前336名,才能成功报考上海交通大学。2022年估计离这个数据也差的不多。
所以这么好的高校的措施,还是看看算了,因为只有越好的学校,资源才越好,能够享受到的措施才越好。所以,考生们好好努力吧。
图源网络,侵删。和你一起看教育趣闻,分享教育理念,了解学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