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实力最强”的4所“双非”院校,性价比高,2023考生关注
湖北可谓是高教强省,仅双一流大学就有7所,而且都是211工程大学,其中,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2所高校更是985工程大学。除此之外,湖北省的双非院校实力也很强,今天就给考生介绍4所、湖北省实力很强的“双非”院校。
第一所:武汉科技大学
学校办学历史非常悠久,其前身可追溯至1898年清末时期成立的湖北工艺学堂,1958年组建为武汉钢铁学院,原隶属于冶金工业部。现已是一所冶金特色鲜明、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中央与地方共建的综合性大学,被誉为是“冶金高层次人才的摇篮”。
学校现有青山、黄家湖和洪山三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71.4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拥有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等5个学科都进入了ESI全球排名前1%。
在开设的78个本科专业中,机械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冶金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矿物加工工程都都是学校的重点特色专业。
学校就业非常好,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还与中国宝武、恒大集团、鞍钢集团、柳钢集团、中国一冶等30余家大型企业和武汉、无锡等省内外有关地市积极开展校企、校地合作,有一大批杰出校友成长为院士、专家学者、党政领导、大型钢铁企业掌门人。
第二所:湖北大学
学校位于湖北省会~武汉,是湖北省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涵盖除军事学、交叉学科以外的12大学科门类。学校师范教育底蕴深厚,1984年,由武汉师范学院更名改建为湖北大学,开始由单一的师范类院校转型步入综合性大学发展阶段。
学校现有武昌主校区、汉口校区、阳逻校区3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500亩,在海外还建有3所孔子学院。现拥有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等4个学科都进入了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
学校现设有24个学科性学院、87个本科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化学、物理学、生物科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6个专业都是国家级特色专业。
第三所: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也是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是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二级保密资质认证高校。学校创建于1952年,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十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拥有研究生推免资格。
学校占地面积16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备,学生公寓都配有空调、独立卫生间及冷热水洗浴设施,还拥有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级图书馆,以及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另外,学校的工程学、农业科学、化学、材料科学等4个学科也都进入了ESI全球排名前1%。在开设的56个本科招生专业中,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生物工程、艺术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都是学校的重点专业。
第四所:武汉工程大学
学校是一所以工为主、“化工”特色鲜明、工、理、管、经、文、法、艺、医、教等九大学科门类齐全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原隶属于化工部,创建于1972年,原名湖北化工石油学院,2006年更名为武汉工程大学。现已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被誉为“化工高层次人才的摇篮”。
学校现有武昌和流芳两个校区,占地约2000亩,是湖北省“绿化红旗单位”“生态园林式学校”。学生宿舍均配有空调和热水供应。在开设的73个本科专业中,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应用化学等都是学校的国家级特色专业。
截至2022年7月,学校拥有2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化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化学工程与技术更是获得了B+等级。
学校本科生就业率就高达96%,每年到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上市企业等知名公司就业的比例约占就业人数70%,毕业生升学率超30%。以湖北省化工、医药行业为例,在产值1亿元以上的80余家大中型化工、医药单位中,有近70%的企业主要负责人都是武汉工程大学的校友。
以上4所高校,都坐落于湖北省会~武汉,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还都是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在软科2023中国大学排名中,均位列“双非”院校前50强,而且学校就业率高,很值得我们考生选择报考。
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