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四海新生 情满师大校园
九月的泉城秋高气爽,美丽的师大敞开怀抱。9月9日,来自全国各地的1万余名2012级新同学满怀对大学校园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走进山东师范大学。各学院提前筹划、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工作,以饱满的工作热情高质量完成了2012年迎新生工作。
以人为本于细微处体现
新生入校前,各学院精心设计新生办理报到手续流程,采取一站式贴心服务,确保新生高效顺利报到。组织高年级同学提前将新生的被褥等物品安排到位,把床铺铺好,方便新生直接入住。报到当天,各学院领导、辅导员等老师一直坚守在工作现场,保证报到现场全天有负责人解答新生及家长提出的各类问题,协调报到工作各个环节。针对近年来提前报到新生日趋增多的情况,很多学院新生辅导员在报到前几天就全天值班,随时接待新生入校安顿。
各学院发动学生党员、学生骨干组成了迎新工作志愿者,车站、学校门口、新生报到处、绿色通道咨询处、宿舍区……随处可见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他们统一着装并佩戴标志,实行“一对一”对接,向新同学介绍学院情况、帮助存放行李,用微笑迎接每一位新生,让新生实实在在地感受着浓浓的亲情,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校园里随处可见暖心、贴心、放心的感人场景。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发放的《致新生家长的一封信》,缓解了新生及家长旅途的疲惫,凸显了学院的人文关怀;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工作人员将新生的班级、学号、宿舍号、床位号及当天开会时间、地点等信息写在便利贴上,交给新生,人性化的服务让新生感到无比温馨;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数学科学学院设立的“学生党员文明示范岗”充分发挥了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展示了学生党员的良好形象;教育学院设立的党员后勤服务站、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设立的绿色通道、公共管理学院设立的志愿者导航处切实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了便利。
新生教育从第一天抓起
各学院本着新生教育要及早抓起的工作理念,开学第一天就通过宣传展板、发放学习资料、举办面对面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对新生开展入学教育,为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奠定了良好基础。
生命科学学院、经济学院、法学院等结合专业特色制作发放的《新生手册》、《校园生活指南》、《新生报道指南》,内容涵盖了学校地图、学院机构设置、人员情况、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等信息,以及新生入学后在生活、学习、安全、实践、就业等方面内容,成为学生闲暇之余一本流动的“教科书”;传媒学院组织学生党员深入新生同学宿舍,以聊天、谈心的形式解答新生提出的问题,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举办的专题展览,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让新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到知识;外国语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国际交流学院、体育学院邀请学院领导老师举行新生见面会,让广大同学在报到当天就感受到学院浓郁的育人氛围;文学院专门划出专区让学生独立报到,颇具文采的条幅“四载诗书情谊长,韶华易逝费思量。愿存安邦报国志,不负少年意气扬”醒目地悬挂在迎新现场,集爱国主义教育、专业思想教育、新生入学教育为一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新生报到现场,为切实避免各类安全问题发生,各学院采取相应措施,安排高年级学生与新生结对子,在带领新生进宿舍过程中,及时向学生及家长介绍学校各主要生活区的功能,并提醒新生在校期间保管好个人物品,注意防火、防盗,防止校园传销、诈骗等,有效预防了各种危害新生安全的事件发生。
工作亮点在迎新中闪现
各学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开拓工作思路,努力创新方式方法,注重把营造良好氛围、体现办学理念、彰显人文关怀和迎新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亮点频现,为迎新工作增添了色彩。
心理学院辅导员开学前就建立了新生QQ群,学院老师和高年级同学在群里和新生们沟通交流,帮他们解疑答惑,让新生在报到时少了几分陌生多了几许熟悉;音乐学院的电子显示屏于迎新当天正式启用,五彩斑斓的屏幕上播放的学校宣传片、校庆文艺演出等,让学生家长和新同学感受到学院的专业水平和艺术气息;商学院特别设计了“爱心卡片”,小小的卡片上写满了家长对孩子的祝福,寄托着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让迎新现场沉浸在浓浓的温情之中;美术学院在召开迎新工作部署会时确定了“给新生道一声好,帮新生搭一把手,给家长倒一杯水,帮家长暖一下心”的工作口号,形象鲜活、表述生动,师生们的满腔热情有了切实可行的表达渠道和方式;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在迎新现场设置了“迎新墙”,大一新生纷纷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写下为未来的期盼,学院为新生与家长合影留念,为新生报到这一难忘时刻留下精彩瞬间。
随着新生军训的全面展开,今年的迎新工作圆满落下帷幕。“十年寒窗苦泛舟,终得梅花扑鼻香。”我们共同祝福广大2012级学子们在山东师大度过快乐而充实的美好时光,期待他们在未来的征程中迎风飞扬,奋发进取,实现自己人生的远大目标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