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中国医科大学下属机构01基本情况实验条件管理体制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中心特色目录基本信息中国医科大学是中国创建的第一所医学院校,其前身为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和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1931年创建于江西瑞金,1940年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经过70余年的发展,中国医科大学已经发展成为教学与科研并重、医疗实力雄厚、在国内具有重要地位、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的医科大学,是我国高层次医学科学研究与医疗技术创新、医疗卫生保健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是我国与日本、欧美等国进行国际医学教育、科研、学术交流的重要窗口。基本情况基本情况中国医科大学于1948年开始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1985年成立中国医科大学口腔系,1987年创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1998年成立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2007年成为辽宁省口腔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是本学科主要依托单位,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专科医院,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设有门诊、病房、急诊,拥有口腔综合治疗椅108台、病床70张。日门诊量600余人次,年总就诊量15余万人次。是沈阳市、辽宁省乃至东北三省的口腔疑难病症诊疗中心。
是辽宁省口腔医学会、辽宁省牙病防治指导组和沈阳市医师协会口腔专科分会挂靠单位。获全国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是国家临床执业医师口腔颌面外科培训基地之一。本学科目前有口腔临床医学学科博士点和口腔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口腔临床医学为辽宁省重点学科。下设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内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等共11个教研室。建系至今,本学科已培养博士研究生77人,硕士研究生456人,本科生1090人,口腔技术工艺专业专科生157人。培养住院医师40名、进修医师455名。参编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2部。《口腔内科学》、《口腔修复学》获辽宁省精品课程。2008年1月,创办国家级杂志《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填补东北地区无口腔医学学术刊物的空白。口腔医学院一贯重视教书育人与教学质量的提高,始终将实验课教学与理论课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使二者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为适应培养面向二十一世纪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探索新型实验教学管理与运作模式。口腔医学院领导多次研究实验室建设问题,对原属于11个教研室的教学实验室进行整合,2006年12月成立了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由路振富教授担任。路振富教授从事医学教育工作30余年,曾任中国医科大学教务处处长,现任中国医科大学中日医学教育中心处长,日本医学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医科大学卫生部外语培训中心主任,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现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理事,辽宁省口腔医学会会长,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医院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口腔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主编、《现代医院管理杂志》编委、《》编委。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际牙医师学院院士。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出版专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实验教学中心现有专职人员102人,主要负责实验教学工作、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实验教学的准备和实验室的管理等工作。兼职人员20人,隶属于学院教研室的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心承担着本专业的实验指导工作。工作人员中拥有博士生导师10名,硕士生导师45名;教授26名,副教授27名,讲师43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35名,硕士学位44名。
现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名,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专家3名、千人层次专家1名,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4名,构建了以中青年博士和留学归国人员为骨干的教师队伍。中心教学队伍科研能力较强,共获得各类教学、科研研究基金188项,其中国家及国务院各部门科研项目4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7项,省、部级基金项目141项、市级基金项目30项,校级基金项目13项,总金额达780余万元。实验条件实验条件学校十分重视实验室的发展与建设,近年来加大投入,陆续拨付资金招标购置仪器设备,逐渐完善与满足实验教学配套设备,使实验教学条件基本满足需要。目前,实验教学中心共有各类资产总值1813万元,万元以上大型仪器252台(套),包括CAD/CAM义齿制作系统、肌电记录仪、仿人头模型、全自动组织脱水机、恒冷切片机、轮转式切片机、石蜡包埋机、手术视频采集套等。仪器设备帐、物、卡符合率及利用率均为100%。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实验教学中心承担口腔医学专业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内科学(包括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粘膜病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儿童口腔医学、预防口腔医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生物学、口腔材料学、口腔颌面影像诊断学共11门课程的实验课教学,口腔医学专业生产实习、七年制科研见习和研究生的实验教学工作,还承担全校非口腔医学5个专业(临床医学、护理学、急诊医学、心理学、法医学)的各层次学生口腔医学课程的实验教学工作,开设实验项目106个,涉及本、专科生712名,完成的实验教学量达到4.2万人时/年。
实验教学中心还承担着辽宁省乃至东北地区的口腔医学继续教育工作,从1998年开始每年举办继续医学教育学习项目6~7项,至今已累计举办66项,培训学员近6000余人次。管理体制管理体制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实行校、院二级管理体制,直属于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为了加强实验室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学院结合学校的有关文件精神和实验教学中心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保证了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通过学生评估、专家评议,将相关信息及时反馈,将问题及时解决,加强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师从事实验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中心特色中心特色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采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大胆探索创新,形成了鲜明的特色:1.以理论课教学改革带动实验课教学内容和体系的改革,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统筹协调,加强多学科间实验内容的整合,开设口腔基础医学与口腔临床医学有机结合的实验教学内容,建设成面向多专业、多层次的口腔医学教学平台,构建实验教学新模式。2.口腔医学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强的学科,在课程设置中,实验课与理论课的学时比例为1:1,学生可以在生产实习教学中,进行口腔内科、口腔修复科、口腔外科、儿童牙科、口腔预防专业近十个月的系统培训,这种模拟临床的实践教学,使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接触先进的设备,在毕业时能够掌握口腔临床操作的基本技能。
3.通过制定教师质量认证评价指标体系,成立实验教学中心专家组,评估实验项目,建立了较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保证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4.通过设立口腔医学院教学研究基金(每年资助7项,每项3000元),鼓励中心教师开展实验教学项目的创新性研究,推动实验教学中心更好更快的发展。展望未来,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将以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严谨的态度,更加求实的精神,努力探索,不断创新,争创国内一流的实验教学中心,为培养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