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医科大学怎么样?荣获全国三等奖,师资力量雄厚
“所谓大学,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1931年,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就职演讲中提出,所谓优秀的大学在于它有杰出的教师,而不是有豪华的建筑。
自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书写着老师的重要性,歌颂着者老师的无私奉献,作为人生航线中不可或缺的引导人,一位好的老师,无疑是迷雾中的灯塔,更是填充一所大学的血肉。东华理工大学深知此点,在师资力量的建设上,从未停下脚步。
东华理工大学现有教职工2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600余人,正副教授67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近1000人,国家级人才25人,省级人才156人。学校聘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俄罗斯总统顾问等20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学校的客座教授。
这样强大的师资意味着同学们在学术发展上有着强大的带头人,拥有更多的可以接触到科研项目的机会,开展各项研究,在实践中扩宽视野并增强能力,推动科技创新和学术进步。
不仅如此,在教育部公布的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名单中,整个江苏省入选了5个教师团队,其中就有来自东华理工大学的铀资源勘查与开发教师团队。该团队从最初的6人,到如今的22人,这个教师团队的发展变化历程,诠释了何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在这一教师团队中,李学礼上世纪60年代从苏联留学归国,主动要求分配到抚州,在核地学领域白手起家,成为水文地球化学学科的开拓者和资深专家;85岁的史维浚身体患病仍坚守实验室,指导学生、撰写报告,亲力亲为……他们都坚持深耕于教学领域,不断哺育着代代学子。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该教师团队22人中19人是党员,其中不少是师徒。很多人放弃外地优厚的待遇,回到学校,也正是因为这一代代教师对学生的倾囊相授。他们以精湛的专业知识教授着学生,以高尚的品德感染着学生,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
另一领头人孙占学,如今虽身为校长,但一直坚持为本科生上课,不论工作多么繁忙,始终坚守三尺讲台。受其影响,该团队中的教授全都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授课,每学年平均课时达250学时,副教授每学年平均课时达340学时;15人先后担任辅导员、班主任等贴近学生的职务。他们既是同学们学习的指导者,也是大家成长的引路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东华理工大学教师团队的构建为学生们提供了充足的养分,使他们冲破土壤蓬勃直上。教师团队自组建以来,已经培养了硕士研究生215人、博士研究生29人;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与创新创业项目28项,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成果转化16项。
师资力量与人才培育、科研发展的高效正转化,一同丰富着东华理工大学的血肉,使其更为坚韧雄厚,可抵御外界的冲击。教化育人、传承薪火,这是该校教师团队多年来始终如一一直一来的坚守。可以说,只要你进入了该大学,就一定能感受到来自教师团队的认真与温暖,这样一所大学,你真的不心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