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类院校“公费师范生”是否值得上

admin 2024-01-14 298次阅读

2007年5月,国务院决定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当年秋季入学的新生,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四年内的学费由国家承担,解决了许多贫困地区孩子上大学的负担,而且毕业后国家包分配,故很受一些人的青睐。但是,毕业后不能读研究生,必须按协议服务十年,顾颇受争议。2018年3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改进完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将“免费师范生”改称为“公费师范生”,履约任教服务期调整为6年。

公费师范生的初衷:平衡城乡间教育差距、平衡城市间教育差距。由于免师的特殊性质(90%招中西部生源,且协议及执行都要求毕业回省),所以从国家的初衷上来看,虽然平衡城乡之间教育差距没做到,但是至少做到了后者,大量学校在该政策中看到了新任教师是北师大华东师大毕业生“零”的突破。而且,公费师范生政策为省属公费师范生提供了经验,带动了地方政府的热情,就是所谓的省属公费师范生,几乎各省都有,数量巨大,每年培养补充超4万余名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

但是,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去读“公费师范生”的。因为无法改变自身四年后必须回本省,不能读研的命运,再好的成绩都没有用。而且六年协议时间太久,限制户口与档案流动导致了诸多问题。由于没有退出和进入机制,导致很多问题,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和愿意当老师的。如果不服从国家安排,则要赔偿。

所以,对于家庭困难的而且有志于做老师的孩子,公费师范生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对于有些家庭还可以,又不愿意去乡村教书的孩子,这个选择就要慎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