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丨征集志愿怎么报?这些认知误区及填报注意事项要了解!

admin 2024-01-14 284次阅读

北京高考资讯团队

争取给你更好的、更新鲜的高考资讯!

2022年北京高考招生录取结果正式查询,部分报考提前批的同学未被所填报的高校录取,但是别灰心,大家还可以参加志愿征集,北京高考资讯(ID:)团队就征集志愿的有关事项和大家聊聊~

征集志愿是什么?

征集志愿是指每一批次录取结束之后,省级招办将录取未满额的院校和余缺计划数向社会进行公布,供尚未被录取并达到分数要求的考生进行选报。达到分数要求且未被录取的考生才能填报。

征集志愿分类与设置

本科征集志愿分为本科提前批征集志愿,本科普通批征集志愿。

本科提前批征集志愿分为本科提前批普通类A段和本科提前批艺术类B段征集志愿,本科提前批艺术类B段征集志愿分为本科提前批艺术类B段美术类征集志愿和本科提前批艺术类B段非美术类征集志愿。

本科提前批艺术类B段美术类征集志愿设置5个平行志愿,本科提前批艺术类B段非美术类、本科提前批普通类A段征集志愿设置2个顺序志愿,本科普通批征集志愿设置10个平行志愿。

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设置6个志愿专业和1个是否服从院校专业组内调剂选项。本科提前批艺术类A段和本科提前批普通类B段不设置征集志愿。

院校征集志愿的原因

生源不足

高校在第一轮投档时,生源不足导致缺额,不能完成招生计划。

超退

高校第一轮投档时生源充足,但出现因不服从专业调剂,身体条件、单科成绩等不符合有关要求而被退档的考生人数多于其调档比例的超额数(超退),致使高校不能完成招生计划。

比如一所大学招生计划为100人,调档比例为110%,进档的考生则有110人。在录取过程中,未满足录取条件的考生有15人,这就使该大学仅录取到95人,未完成招生计划。

追加计划

高校生源充足,但后期在该省(区、市)追加招生计划。

征集志愿的认知误区

征集志愿的院校地理位置都很偏远?

院校办学地理位置偏远的、一些考生不熟悉的高校,容易出现在征集志愿的名单之中。

我国地域辽阔,两千多所高等院校遍布各省(区、市),考生不可能全部了解,特别是对偏远地区的一些高校甚至没有听过,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这些高校的报考人数低于招生计划数,在正常录取过程中未能录取满额而参加征集志愿。

征集志愿的院校都很“差”?

征集志愿的产生是由于很大一部分是因为院校没招满人数,所以进行征集志愿。很多家长和考生就会形成一个固定思维——“这个高校连人数都没有招满,肯定不太好。”故而,放弃这次征集志愿的机会。

但真相是,由于生源情况的变化,以及政策的变化,一些很好的高校和专业也会参加征集志愿。

征集志愿的院校招生数量少,就一定难上?

征集志愿,招录的学生数量一般会非常少,大部分是1-10人之内。面对这一现实,很多考生都会怯步,觉得自己希望不大,还不如放弃。在这里,我们可以分析一下:

为什么这些院校招生人数少

需要了解这个高校或专业招生少的原因,如专业冷门、地域偏远、学费高昂等。但这些都是别人的原因,不一定是你要放弃的原因。

是否影响下一批次的填报?

有部分父母担心孩子填报征集志愿会影响下一批次的录取。其实高招录取是按批次进行的,各批次互不影响,上一批录取不结束,下一批录取不开始。征集志愿是包括在某一批次录取中的,如果考生在上一批次征集志愿中未被录取,不影响其被下一批次的院校录取。

征集志愿填报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