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理工大学理学院的学术科研
1、青岛大学是山东省属重点综合大学,山东省与青岛市共建高校、山东省属高校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
2、建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华文教育基地,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和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示范性高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
3、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浮山校区、金家岭校区、松山校区三个校区,占地2655亩,建筑面积114万平方米,在建占地3200余亩的胶州科教园区;固定资产30亿元,馆藏图书325万册;设有36个学院和医学部、102个本科专业;有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3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教职工3900余人,在校生42645余人,其中研究生9502余人,本科生32415余人,留学生603余人。
青岛理工大学理学院的学术科研
我是青岛大学经济学院的,青岛大学除了师范学院是二本外,其他专业都是一本。师范学院貌似只在青岛本地招生。所以才是二本。经济学院现在增加了保险系。所以就是金融学系、财政学系、经济学系、统计学系再加保险系。院长今年换了。是刘喜划教授。
青岛大学在2006年、2008年都被评为中国最有潜力的大学。而且是排名第一,这些数据百度一下就可以找到。
青大比海大好!
近三年,共立校以上重点课题20项,出版主编教材16部,获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在如下几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1.初步建成了以数学、力学、物理电子学科为主体的学科专业结构。数学学科有2个本科专业,1个硕士点,有7位教授,9位博士;力学学科具有两个硕士点,一个省重点学科,10位教授,8位博士,1位博导;物理电子学科有2个本科专业,1个技术研究所,5位教授,6位博士,1位博导。近3年,这三个学科获得省部级以上纵向课题10项,经费140万元;横向课题44项,经费1500余万元;三大检索文章60余篇,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2.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先后引进各类专业人才62位,其中博士以上人才19;有4位在职教师获得博士学位,培养了一批名师:全国优秀教师1位,宝钢教育基金奖获得者2位,青岛市优秀教师1位,校级教学拔尖人才3位,先后有12位教师获得青年骨干教师称号。在05年学校评出的6位教学拔尖人才中,我院占有3位。
3.加强制度建设,夯实教学基础。近5年先后出台了 “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若干意见”,“大学生学习进步奖评选办法”,“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课堂教学管理办法”,“学生工作管理办法”,“教师职务晋升业绩量化赋分标准”,“实践教学管理细则”,“教学督导员管理办法”,“大学生导师工作考核办法”等十几个文件,结合理学院的实际细化学校的文件精神,从源头,从基础系统地抓“质量”。
4.精品课程建设达到较高水平。三年时间先后建成“线性代数”、“建筑制图”、“材料力学”、“概率统计”4门山东省精品课程,“材料力学”还入围了2007年国家精品课程评审;大学物理、工程制图建成校精品课程。
5.实验教学与创新教育取得较大突破。近5年由我院负责带队指导的全国数学建模大赛获得国家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山东省一等奖8 项,二等奖11项;开发了实验设计能力一流的材料力学综合设计实验台,完成了材料力学创新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工作,该项目已获校一等优秀教学成果奖。
6.制图课教材建设达到国内同类院校前列水平。制图教学部紧跟前沿,积极进行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获得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出版全国发行教材9部。
7.初步解决了专业定位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问题。一是在培养计划中强调:知识结构的组织上采用“底”大“尖”高的知识结构,既要为学生打下宽厚的基础,又让学生在某一方面得到系统的工程训练;有良好的市场切入点,注重专业特色;发挥学校自身优势,重视实践教学,集中实践周安排30周;教学计划有弹性,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等。二是既要明确专业的基础地位,鼓励学生“考研”,又要重视就业培训,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三是专业教师全部担任大学生导师,指导学生排忧解难,规划人生,选课、“考研”和就业。
8.建成了比较完整的优良学风建设体系和有效机制。我院自03年初开始抓学风,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以控制不良苗头,养成良好习惯,过好大学适应期为主的严格管理阶段,二是教师参与,“教”“学”互动,以教风促学风的课堂教学过程管理阶段,三是实行班主任、辅导员和导师相结合的学生工作管理模式创新阶段。我们还设立了大学生学习进步奖,连续5年每年拿出近1万元的创收经费对学习进步大的同学表彰奖励。 该院的学风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初见成效:04、05连续两年的四级英语通过率列四方校区第一名,05级的四级英语一次通过率达到54.1%,超过校平均通过率10个百分点;在数学建模比赛中我院学生先后获得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在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仍保持了90%以上的就业率。其中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考研率达到19%,个别班级达到了27%,一批学生考进了中科院、上海交大、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山东大学等名校,柴怡康同学还考入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