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合肥工业大学在安徽省宣城市建设宣城

admin 2023-12-31 267次阅读

校区规模

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合肥工业大学在安徽省宣城市建设宣城校区。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由合肥工业大学、宣城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设,面向全国高考一本线上招生。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的建设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推动皖江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国家优质教育资源与地方资源相结合的典型范例,开创了我国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新模式。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坐落在有“中国文房四宝之乡”之称的宣城市区南部,这里风景秀丽,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宣城校区规划占地面积3100余亩,其中计划办学用地面积2100余亩,总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一次规划,分期建设,建成后可满足一万二千名在校学生学习、生活和教职工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

宣城校区建筑设计融合徽派建筑元素,通过依山就势的生态布局,构建一个水转山绕、人杰地灵的现代大学校园。一期工程2012年9月已投入使用。宣城校区办学条件优越,教学楼、实验楼群、计算中心、工程实践教学中心、体育场馆等教学设施齐全,学生宿舍、学生食堂、校区医院及综合服务区基础设施完备。

宣城校区是合肥工业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合肥工业大学事业的新发展。合肥工业大学以“延伸办学、建有特色、全新模式、协调发展”十六字办学方针为指导建设宣城校区,在规划筹建、专业设置、教学组织、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学生管理、质量监督、招生就业等方面着眼全局和未来。学校组织精干的、高水准的教师队伍作为宣城校区教学的起步力量。同时,在国内外遴选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形成合理梯队,逐步建立宣城校区自己稳定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

宣城校区依托学校现有的办学优势,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进行专业建设,将逐渐形成与合肥校区互有特色的专业布局。

宣城校区现设有机械工程系(隶属机械工程学院)、材料工程系(隶属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系(隶属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电气与自动化系(隶属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能源化工系(隶属化学与化工学院)、食品科学系(隶属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城市建设工程系(隶属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生态环境系(隶属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物流管理系(隶属管理学院)、经济与贸易系(隶属经济学院)、文法系(隶属文法学院)、英语系(隶属外国语学院)等12个院系和1个基础部。

宣城校区招生使用单独招生代码。学生完成学业后,按照合肥工业大学学籍管理规定等有关要求,符合毕业条件的颁发合肥工业大学本科学历证书,达到学位授予条件的颁发学士学位证书。宣城校区有在校生12000余名。

宣城校区教学计划和课程由学校统一制定安排,师资力量按学校规定统一管理、统一要求,由校本部选派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组织教学,加强课外答疑等教学环节,同时实施教学质量监控,保证教学计划的实施和人才培养质量。宣城校区坚持以学生为本,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努力为大学生的“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搭建发展平台。加强学风建设,坚持学生晨跑、晨读、早操,建立具有特色的学生班主任联系制度,创建勤奋学习、积极向上、追求卓越的优良学风。

宣城校区与合肥校区一样,设立助学金、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困难补助等多种资助项目,“不会让任何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不能上学”。

宣城校区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以创建和谐校园文化为目标,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和活动形式,努力打造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实现文化育人功能。

在学校的坚强领导下,宣城校区党委和管委会革故鼎新,在教学管理、用人机制、后勤服务社会化等方面大胆探索,锐意改革。经过广大师生员工的努力,宣城校区校容、校貌整洁,校风、教风、学风醇正,运行良好,受到各界的肯定和赞扬。

荜路蓝缕圆梦想,艰苦创业育栋梁。在教育部、安徽省、宣城市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合肥工业大学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办学理念先进、办学环境优美、办学模式创新的宣城校区已经崭露头角,必将为安徽乃至全国高等教育事业谱写新的篇章,必将为国家、区域、行业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地理位置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薰化路301号。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现设有机械工程系(隶属机械工程学院)、材料工程系(隶属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系(隶属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电气与自动化系(隶属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能源化工系(隶属化学与化工学院)、食品科学系(隶属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城市建设工程系(隶属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生态环境系(隶属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物流管理系(隶属管理学院)、经济与贸易系(隶属经济学院)、文法系(隶属文法学院)、英语系(隶属外国语学院)等11个院系。2012到2015年,按原先老五系(机械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建筑工程系、化工与食品加工系、商学系)招生,2017年文法学院成立,并在宣城校区招生。其中2012年到2014年按大类招生,前2年统一培养,2年后分专业。自2015年开始不再进行大类招生,采取按专业招生的方式。2018年起与合肥校区实行一体化管理,各系归本部各学院管理。

师资力量

根据教学、科研等工作需要,通过改革和创新人事管理机制,合肥工业大学组织精干的、高水准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作为宣城校区的起步力量。在国内外遴选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以便形成合理梯队,并逐步建立宣城校区自己稳定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专业概览

院系名称

专业名称

机械工程系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宣区独占,含中白合作)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宣区独占)

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宣区独占,中白合作)

研究生教育

2015年,宣城校区计划首次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100名,涵盖机械工程、材料工程、化学工程、食品科学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计算机技术以及管理科学等多个专业方向。

宣城校区作为合肥工业大学的一个办学实体招生,招收的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及考试标准与学校本部相同,入学后的学习过程在宣城校区完成。达到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要求的,统一颁发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

宣城校区研究生由落地宣城校区的研究生导师指导;或由双导师培养,即宣城校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作为联系导师,合肥校区学术水平高且有丰富培养经验的研究生导师作为学术导师。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校园环境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坐落在宣城市区南部科教创意园区,东临薰化路,西邻彩金湖,南至环城大道,北至科技路。规划办学用地面积为2100余亩,总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分三期建设,建成后可满足1.5万名在校学生学习、生活和教职工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

校区设计理念是“三山四水,岛翠墨香”和“一轴两环,一水四岛”。依山就势的生态布局,构建了一个水转山绕、人杰地灵的现代大学校园。

办学特色

合工大宣城校区是国家优质教育资源与地方资源相结合的典型范例。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的建设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动皖江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将国家优质教育资源与地方资源相结合的典型范例,开创了我国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新模式。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依托合肥工业大学学科优势,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进行宣城校区专业建设,依托学校现有的办学优势,以具有较好办学条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为起点,将来逐渐形成与合肥两个校区互为依托的专业布局。

以“延伸办学、建有特色、全新模式、协调发展”十六字办学方针为指导建设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合肥工业大学负责规划筹建、专业设置、教学组织、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学生管理、质量监督、招生就业等,保证教学计划的实施和学生培养质量。合肥工业大学组织精干的、高水准的教师队伍落地宣城,作为宣城校区教学的中坚力量。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校区领导

姓名

职务

陈鸿海

合肥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书记,研究员、宣城校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宣城研究院院长

方留

宣城校区党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陈发祥

宣城校区管委会副主任

陈鸿海男,汉族,1962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安徽明光人。

现任:合肥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书记,研究员、宣城校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宣城研究院院长

工作简历:1981年9月至1985年7月就读于原安徽工学院动力机械系拖拉机设计专业,获工学学士;1985年7月至1988年12月任原安徽工学院科研处科员;1988年12月至1991年5月任原安徽工学院院长办公室(外事办公室)副科级秘书;1991年5月至1994年9月任原安徽工学院院长办公室(外事办公室)正科级秘书;1994年9月至1997年7月任原安徽工学院院长办公室(外事办公室)副主任(期间1992年9月至1996年12月在职攻读浙江大学机械制造系机械制造专业硕士研究生,获工学硕士);1997年7月至2008年12月任合肥工业大学党委办公室主任(期间:2003年3月至2008年7月任中共合肥工业大学第六届党委委员,2006年3月至2006年6月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25期青干班学习);2008年12月至2011年3月任合肥工业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期间:2008年7月至今,任中共合肥工业大学第七届党委委员);2011年3月至2013年11月任合肥工业大学校务部副秘书长;2013年11月至2015年10月任合肥工业大学校务部副秘书长兼翡翠湖校区综合办公室主任(期间:2009年9月至2015年12月在职攻读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工业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获工学博士);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任合肥工业大学校务部部长兼党政办公室主任;2017年6月任合肥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17年8月,兼任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宣城研究院院长;2019年12月任合肥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书记。

方留男,1973年8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安徽桐城人。

现任:宣城校区党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工作简历:1993年9月至1997年7月就读于合肥工业大学社科系贸易经济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97年7月至2011年5月任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辅导员、团总支副书记、团委书记,建筑与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期间:2001年9月至2005年5月,攻读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产业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获产业经济学硕士学位);2011年5月至2016年1月任合肥工业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办公室副部长、副主任;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任合肥工业大学数学学院党委书记;2020年6月任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党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陈发祥男,1967年8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安徽全椒人。

现任: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管委会副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工作简历:1990年7月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社会科学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法学学士学位;1995年9月至1998年7月合肥工业大学社会科学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职读研究生,获法学硕士学位;2004年9月至2010年12月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及其信息化专业在职读研究生,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05年9月至2006年9月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公派访问学者。1990年7月至1993年5月合肥工业大学精密仪器系任辅导员、党支部书记;1993年5月至1997年8月合肥工业大学学生工作部(处)秘书、党支部副书记;1997年8月至2000年合肥工业大学学工部(处)主任科员;2000年8月至2005年11月合肥工业大学学生部(处)管理工作办公室主任(正科级);2005年11月至2008年1月合肥工业大学学工部(处)主任科员;2008年1月至2011年4月合肥工业大学学工部(处)副处长;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合肥工业大学学生资助服务中心主任;2012年月3至2018年8月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学生工作办公室(团委)主任;2016年5月至6月中共安徽省委党校高校中层干部培训班学习;2018年8月至2020年6月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学生工作办公室(团委)主任、学生工作党总支书记;2020年6月任宣城校区管委会副主任。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组织机构

中共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委员会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管委会

综合办公室

主要负责:行政、组织人事、宣传、科研等

学生工作办公室/团委

主要负责:学生工作、共青团、学生资助、学生就业等

教务办公室

主要负责:教学运行、注册管理、师资管理、实验室管理等

财务办公室

主要负责;财务管理

后勤与保卫办公室

主要负责:保卫、后勤保障、医疗等

信息办公室

主要负责:网络建设、图书馆等

校区医院

主要负责: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