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模式 多省区发布“新高考”改革方案

admin 2023-12-27 279次阅读

6月27日,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云南、陕西、青海、宁夏等八个省(区)陆续公布高考改革方案,八省(区)明确于2022年全面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于2025年整体实施。

为何先从物理和历史中二选一?

“3+1+2”考试模式是指语文、数学、外语3门为统考科目,1是考生必须从物理和历史两个科目中选考一门,2是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四个考试科目中任选两门,计入高考总成绩。此外,各地方案还对中学综合素质评价纳入招生参考依据和职业院校进行分类考试招生等改革进行了细化规定。

此轮新高考改革沿用“3+1+2”模式,除语数外三科外,考生需要先从物理和历史两个科目中二选一。

四川省教育考试院解释这样设置的原因时提到,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中,物理是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历史是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将这两个科目作为首选科目,有利于考生为进入大学开展专业学习奠定基础,有利于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对学生的培养。

同时,“3+1+2”模式便于投档录取,高等学校在安排招生计划时,将分物理和历史两个类别分别编制;在录取时,也将按照首选物理的考生和首选历史的考生两个序列分别排队录取。

启动新高考改革后,高考总成绩满分仍为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150分,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余科目满分均为100分,历史和物理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以等级转换分计入总分。

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此轮高考改革方案中均提到,在招生录取方面,从2025年开始,普通高校考试招生采取“两依据、一参考”模式,即依据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3门选考科目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山西省教育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侯文一在相关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综合素质评价在高中阶段包括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公示审核、导入系统、形成档案等五个步骤。具体来说,主要是普通高中学校教师指导学生客观记录成长过程中集中反映学生综合素质主要内容的具体活动,并在每学期末指导学生整理、遴选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活动记录和典型事实材料,经班级或学校公示审核后,将相关信息及时上传至统一管理平台,最终形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从而客观完整地反映学生在高中阶段的综合素质情况。

侯文一还提到,根据“谁使用谁评价”的原则,各高校要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制定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使用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每年录取时,普通高中学校将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如实提供给高校。高校根据本校制定的评价办法,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进行分析,采取集体评议等方式做出客观评价,作为当年学校招生录取的参考。(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