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本科】湖南财政经济学院2022年职高对口投档分数线最低608分
1、学校基本情况介绍
学校名称: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创办时间:1933年
办学性质:公立大学
学校类别:财经类
学校特色:
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湖南省“双一流”建设项目应用特色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
主管部门:湖南省
本科专业:46个
院系设置:15个二级院所
校 训:正德厚生,经世济用
地 址:湖南省长沙市枫林二路139号
院校代码:11532
主要奖项:湖南省园林式单位
2、学校简介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地处长沙市岳麓区,占地面积760.35亩,与长沙西湖文化公园、梅溪湖国际新城毗邻而居,是一所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省教育厅主管、省财政厅协管的全日制财经类本科院校。学校是国家“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高校、湖南省“双一流”建设项目应用特色学科建设高校。
是“大数据国家标准优秀试点单位”、教育部“教育电子政务试点工程单位”(全国四所试点高校之一)、“湖南省文明高等学校”“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先进单位”和“湖南省综治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源于1933年创办的“私立厚生会计讲习所”(民国时期湖南办学历史较早的私立中等会计专业学校),此后,相继经历了“湖南厚生会计学校”“湖南省财政学校”“湖南财政贸易干部学校”“湖南省财贸学校”“湖南省财政会计学校”“湖南省财会学校”“湖南财经专科学校”“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等校名的变革。
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校名为“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2020年7月,湖南省教育厅发文,决定从2020年起,我校调入湖南省本科一批录取。
现有在职教职工840人,其中正高职称教师94人,副高职称教师222人;有博士学位教师280人;有海外留学经历教师161人。
专任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财政部“会计名家培养工程人才”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铁道部青年科技拔尖人才1人、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学术型)1人。
享受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湖南省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人、新世纪湖南省青年社会科学研究人才百人工程1人、湖南省优秀社科专家1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13人,湖南省“芙蓉学者”计划1人,湖南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1人、省级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和中青年骨干教师数十人,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师资和管理干部队伍。
3、学校历史沿革
湖南省财政学校
1933年,厚生会计讲习所创办。
1942年,厚生会计讲习所改名为湖南私立厚生会计学校。
1951年下学期,省税务局开始接办厚生会计学校,从此,湖南私立厚生会计学校由私立变成公办。
1953年6月,湖南私立厚生会计学校与省税干班合并成为湖南省财政学校。
1958年,遵照省人民委员会的通知,将财贸系统几所干校合并成湖南省财贸干部学校,校舍设在湖南大学北校区(原湖南财经学院)。
湖南省财贸学校
1960年,经省人委批准,撤销湖南省财贸干部学校,成立湖南省财贸学校。
1965年上期,学校改名为湖南省财政会计学校。
1969年初,被宣布撤销,同年10月,奉命恢复。
1970年10月7日,湖南省财政会计学校搬至原湖南省财贸学院继续开办,校名不变,属中等专业学校。
1973年,湖南省财政会计学校改称湖南省财会学校。
1979年2月15日,中共湖南省委文件批示:原湖南省财会学校改为湖南财经学院;湖南省财会学校仍继续开办,另择地点,重建校舍。
1985年5月3日,国家教委下发文件《关于同意建立湖南财经专科学校的通知》,学校升格为高等专科学校。
199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2010年1月,经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第五届四次会议评审通过,国家教育部同意在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获得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学历教育项目,筹建厚生国际教育学院。
2016年12月,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文件通知,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批准为“新增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2018年8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2020年7月,学校调入湖南省本科一批录取;
2021年8月,获评立项建设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4、学校师资力量
学校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现有在职教职工1360人,其中正高职称教师98人,副高职称教师253人;有博士学位教师365人;有海外留学经历教师162人。
专任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财政部“会计名家培养工程人才”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铁道部青年科技拔尖人才1人、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学术型)1人、享受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湖南省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人、新世纪湖南省青年社会科学研究人才百人工程1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13人、湖南省“芙蓉学者计划”1人、湖南省优秀社科专家1人、湖南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1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和中青年骨干教师数十人。
5、学校学科建设-国家一流本科建设学科
学校以财经教育为特色,以管理学、经济学为主,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8个学科门类。开设有46个本科专业,以财经类专业为主,其他专业也不同程度突出财经特色。与湘潭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培养研究生。
学校4个学科入选湖南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项目的应用特色学科;6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财务管理
标准学制:4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专业建设:2019年入选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主要课程: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财务分析、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资产评估。
师资力量:财务管理系现有教师21人,其中专任教师19人;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13人,博士、硕士生导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3人。教师队伍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财政部会计名家1人,芙蓉学者1人。教师队伍配置合理,研究基础扎实,学科发展潜力较大。
近年来,本专业教师承担国家社科重点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4项,国家自科基金一般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二十余项;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会计研究》、《中国软科学》、《财政研究》、《系统工程》、《财经理论与实践》、《 》、《 of 》等国内外权威和核心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获得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奖5项。
国际经济与贸易
标准学制:4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学位
专业建设:2019年入选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主要课程: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国际贸易实务》《中国对外贸易》《国际投资学》《跨境电商实务与模拟》《国际贸易综合模拟实验》等。7门课程被认定为湖南省一流本科课程。
师资力量:本专业拥有强大的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3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5人,博士15人,省级人才项目6人,湖南省学科带头人及培养对象1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人,双师型教师2人,校厚生人才工程4人,组成了一支以教授、博士为主体,老中青结合。
汇集了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名古屋大学、辽宁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名校博士/博士后(4人具有海外经历),年龄和学历结构合理,优势互补,注重传承与创新,凝聚力强的优秀教学科研团队。2020年开始,学院和湘潭大学商学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本专业5名老师被遴选为硕士生导师。
会计学
标准学制:4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士学位
专业建设: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主要课程:管理学(工商管理)、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原理、中(高)级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会计信息系统、财务分析。
师资力量:经过多年的发展,本专业已拥有一支以教授、博士为主体,老中青结合,年龄和学历结构合理,优势互补,凝聚力强的优秀教学科研团队。现有教师40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9人,讲师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5人,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教师2人。教师队伍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财政部会计名家1人,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1人。
近年来,会计学系团队获得了湖南省教育厅教学成果二等奖,有2名教师先后获得湖南省课堂教学竞赛二等奖,多名教师先后获得学校“十佳教师”“师德标兵”“优秀教师”荣誉称号,有1人获得ACCA年度优秀专业指导老师。
本专业学生团队在近三年的湖南省大学生企业模拟经营竞赛、湖南省大学生财务大数据应用能力竞赛中多次获得一、二等奖;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先后获批立项10多项。此外,还在第十三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二、三等奖多项。
金融学
标准学制:4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学位
专业建设: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师资力量:本专业拥有一批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3人,有聘自金融机构、政府等单位的兼职教授10余 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50%,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70%,具有国外学习和访学经历的教师10人 ;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
专业成果:
金融学专业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和好评,具有较好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
近年来学生获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国家级5项,省级16项;“挑战杯”竞赛国家级三等奖1项,省级获奖11项;
在2019年第五届“东方财富杯”全国大学生金融精英挑战赛中,荣获国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8项,获奖等次及人数在湖南省高校排名第一。
获2019年第六届 “中金所杯”全国大学生金融知识大赛全国一等奖。金融投资协会在“中信证券杯”和“中金所杯”大赛中分获“最佳组织奖”和“社团推广奖”;
大拇指义工协会连续两年获“全国大学生百强暑期实践团队”称号。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标准学制: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建设:2020年度被确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主要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导论、离散数学、JAVA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原理、软件工程、编译原理、人工智能、数据挖掘技术、网络工程、网络信息安全等。
师资力量:本专业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教学科研能力较强的学术队伍,专职教师及研究人员28人,其中兼职博士生导师2人,兼职硕士生导师6人 ,教授8人,副教授11人;具有博士学位20人。学科团队整体实力强,学术影响力大,学术队伍精干、稳定,主要学术骨干在省内该学科领域有一定影响。
财政学
标准学制: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建设:2022年被评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核心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税收学原理、中国税制、政府预算管理、政府会计、比较财政学。其中《财政学》被评为国家一流建设课程,《财政学》《税收筹划》《中国税制》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政府预算管理》获批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师资力量:本专业从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引进多名高层次人才。现有教师23人:其中教授 9人、副教授11人(高级职称占比86.9%),博士16人(占比69.5%)。
拥有国家级人才工程2人,省级人才工程7人。本专业建立了一支高职称、高学历、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能够满足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需求。
6、学校学科建设-省级一流本科建议专业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7、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表
8、2022年职高对口本科招生计划
2022年职高对口招生专业、招生计划学费标准(170人)
9、2021年职高对口本科招生计划
2021年职高对口招生专业、招生计划学费标准(45人)
10、2021-2022年职高对口投档分数线
1、2022年职高对口投档分数线
2、2021年职高对口投档分数线
11、招生录取规则
1、学校严格执行生源所在省(区、市)招生政策,严格遵守普通高校招生录取规则,依据统一高考成绩以及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
2、学校在各招生省(区、市)按1:1比例调阅考生档案。
3、学校提档时承认各省(区、市)招生主管部门确认的全国性高考政策性加分,但分值累计不得超过20分。
4、学校在内蒙古自治区实行“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的规则。对高考改革省份考生将执行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录取规则要求,考生选考科目必须符合我校公布的专业选考科目范围要求。
5、学校按照进档考生的高考投档分和专业志愿安排考生录取专业,不设专业级差。进档考生成绩相同时,依次按照:语文、数学两科之和,语文或数学单科成绩,外语单科成绩高者优先确定专业,高考改革(3+1+2省份)再按首选科目单科成绩,再选科目单科成绩高者优先确定专业,若再相同,则比较志愿顺序,顺序在前者优先。考生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则调剂到未录满额的其他专业。若不服从专业调剂,则作退档处理。
6、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在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不足的情况下,将按照考生高考投档分由高到低择优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直至完成来源计划。若符合条件的非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仍不足,将征集志愿。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未完成的计划也将征集志愿。征集志愿仍不足则将剩余计划调剂到其他生源质量好的省份完成招生计划。
7、录取时,往届生和应届生一视同仁;我校招生专业无男女生比例限制;报考外语类专业,高考外语为英语,其中日语专业高考外语可为英语或日语。其他专业不限制考生应试外语语种,考生进校后以英语、日语为公共外语教学内容安排教学,其他语种可安排相应教师指导学习。
8、报考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时,高考外语为英语,高考分不低于100分(满分150分)。
9、录取结果通过我校的招生信息网发布。
10、学校对录取新生的体检要求按照教育部等部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规定执行。
11、新生入学后,学校将在3个月内进行全面复查。经复查不合格者或违规的考生,学校将视不同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12、学生宿舍
学生宿舍全部配备WIFI、空调、洗衣机、直饮水、热水等,建有2栋15层功能齐全的电梯楼学生公寓,普寝进行了装修和公寓化改造。
13、校企合作单位
学校大力推进以产学研用协同为导向的校际校地校企合作,与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临澧县人民政府、岳麓山大科城、华融湘江银行、中建五局、大汉集团等高校、政府、企业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学校积极投身湖南“三高四新”和“强省会”发展战略,与多个地方政府和近200家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促进湖南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14、学生就业情况
毕业生十分受欢迎,就业情况好。他们活跃在各行各业,尤其是湖南的财政、会计、金融领域,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学校通过各种方式对毕业生、用人单位及学生家长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结果和社会各界反映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满意度在90%以上,认为我校毕业生专业素养高,学习能力强,能较快适应工作岗位,具有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积极上进的精神,能够创造性地完成工作。
15、校园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