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招生季 | 欢迎报考闽南科技学院光电信息学院

admin 2023-12-12 359次阅读

光电信息学院(以下简称光电学院)成立于2008年,共设有光电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升本))、通信系(通信工程),现有专任教职工31人,外聘教师20人,桐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教授3人,副教授13人,硕士以上学历90%。

在办学条件方面,光电信息学院建设有泛家居智能照明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闽南科技学院光电研究所、闽南科技学院物联网研究所,拥有电磁学实验室、电工学实验室、单片机应用实验室(与台湾盛群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共建)、通信实验室(与中国铁塔有限公司共建)、基础光学实验室、应用光学实验室、光纤通信与光电检测实验室、信息光学与激光实验室、全息光学实验室、LED与太阳能器件实验室、LED与太阳能应用实验室(与福建世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等完善的实验教学平台,被福建省教育厅列入“福建省光电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光电信息学院在办学方面的建设成果有:教育部高教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与福建东方锐智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福建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项(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福建省创新创业试点专业2个(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福建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福建省光电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泛家居照明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教育厅教改项目1项(闽南科技学院校企合作光电实训基地)、获批福建省级精品课程2门(光电检测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福建省一流本科线下课程1门(半导体照明技术)。

光电信息学院十分重视应用型科研和教学,将教师科研、产学研合作、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教学有机结合,通过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现“实践教学—毕业论文—实习—就业”直通车的应用型办学模式。

近年来,面向泉州、厦门地区半导体产业,光电信息学院面向半导体集成电路、半导体光伏、半导体照明与三安半导体、阳光中科、世光新能源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共建“泉州芯谷半导体现代产业学院”,受到地方政府、产业园区和学校董事会的高度重视。

光电信息学院郭震宁院长参加泉州市半导体产业人才圆桌会议

学院吉祥物:光小电

微信公众号"闽科光小电"

专业介绍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培养目标:掌握扎实的电子、光学、计算机编程等基本知识与技能;培养工程光学、集成电路设计、光学薄膜设计,照明设计、图形处理、光通信、光电检测、光电传感、锂电池、光伏新能源等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创意、创新、创业思维与能力。

主要课程:模拟电子线路、数字逻辑电路、单片机技术、电工学;工程制图、工程光学、光学设计CAD、光学机械原理;集成电路工艺基础、光学薄膜技术、光信息材料;半导体照明技术(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校级金课)、太阳能光伏学、光电显示技术;信号与系统、信息光学、数字图像处理、光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光电检测技术(福建省精品课程)等课程与实验。

电子信息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电子信息产业迅速发展,具有应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电子信息系统通信和系统的设计、研究和开发的能力,从事电子领域、信息领域、计算机领域、通信领域、系统设计、研究和开发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程序设计语言(C)、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线路、数字逻辑电路、信号与系统、电子测量与仪器、数据结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高频电子线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单片机技术、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子CAD、嵌入式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基础及应用等。

通信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应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通信工程应用的能力,具有通信系统的设计、研究和开发的能力,以及在本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从事通信设备制造和信息系统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工艺制造、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电路、数字逻辑电路、通信电子电路、电磁场与电磁波;计算机网络、网络工程师认证、TCP/IP、网络信息安全;信号与系统、数字图像处理,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移动通信、现代交换技术、光纤通信技术、无线网络优化;微处理器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子CAD;数据库原理与应用、JAVA程序设计、人工智能导论、与大数据应用。

专业亮点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1)基于福建省光电产业集群特征,在培养较为全面光学、电子、计算机知识的基础上,侧重集成光电子方向和光学工程及其系统方向。

(2)创新能力培养:通过光电创新实验室、校企合作光电实训基地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历届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光电设计、互联网+、合泰杯、TI杯、睿智杯等创新创业竞赛,历年屡获佳绩。

(3)卓越工程师培养:按照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相关人才培养方式,与福州、厦门、泉州等光电龙头企业建立“毕业论文-实习-就业直通车”培养模式。

电子信息工程

(1)两个研究生式管理专业型实验室,目前实验室有专门指导老师5名,一个月至少开2次组会,督促、指导同学的学习、比赛进度。

(2)“以赛促学+屡获佳绩”。专业建立以来以获得各类赛事奖项200多项,其中一等奖40多项。

(3)“校企合作+无缝就业”。一般专业对口就业岗位为技术性岗位,需要在大学四年努力学好专业知识。

通信工程

(1) “以赛固学,以学精赛”,历届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互联网+、合泰杯单片机设计竞赛、蓝桥杯全国软件信息技术大赛、大唐杯等学科竞赛,成绩卓越。

(2)“阶梯进阶+综合创新”,规划两条个性化学习道路,通信及信息处理。

(3) “学科精进,个性化发展”:四年学习过程中,注重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的培养,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就业前景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1)企事业单位:如国家半导体发光器件(LED)应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职院校教师、中小学教师;

(2)知名企业:三安、乾照、冠捷、晶宇、福晶、立鼎等龙头企业;

(3)半导体光电、集成电路、光电传感、人工智能、光学镜头、光伏新能源等国家重点产业领域的企业工作。

电子信息工程

(1)毕业后从事专业对口工作岗位:嵌入式软件工程师、硬件工程师、驱动工程师、JAVA工程师等;

(2)继续深造:可以报考研究生入学考试;

(3)事业单位:可以报考事业单位、公务员和从事中小学教师等工作。

(4)参军:对于有意向参军的同学,大学期间可以入伍参军。

通信工程

(1)通信产品设计/开发/维护;

(2)网络工程师;

(3)软件设计与开发;

(4)公务员、事业单位、银行、教师等。

专业实验室

信息光学与激光实验室

电工学实验室

LED与太阳能器件实验室

LED与太阳能应用实验室

应用光学实验室

物联网实验室

学生荣誉

近年来,光电信息学院依托联合创新实验室、电子协会、光电创新实验室,以赛促学,坚持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县市级和校级的创新创业竞赛。

国家级赛事

全国一等奖3项(“欧姆龙杯”全国光电设计竞赛,“华为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设计竞赛)

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二等奖、三等奖);

中国大学生“华为杯”智能设计竞赛;

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

国际大学生ICAN创新创业大赛;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

全国一等奖3项(“欧姆龙杯”全国光电设计竞赛,“华为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设计竞赛);

第八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5G技术大赛全国总决赛本科组三等奖1项

省级赛事

省级一等奖23项(“TI杯”省电子设计竞赛、“合泰杯”省单片机设计竞赛)、“锐智杯”省大学智能设计竞赛;挑战杯省级二等奖2项。

福建省“海西杯”光电设计竞赛;

福建省电子设计竞赛;

福建省大学生“合泰杯”单片机应用设计竞赛;

福建省大学生“锐智杯”嵌入式及智能设计大赛。

第八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5G技术大赛福建省赛区本科组一等奖1项

第九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5G技术大赛福建省赛区本科B组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

市县级、校级

南安市泛家居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铜奖1项;

泉州市大学生创新创意作品大赛;

闽南科技学院“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

荣获泉州市大学生创新创意比赛一等奖

荣获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一等奖、三等奖

荣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共六项

荣获第十一届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荣获第七届“华为杯”大学生智能设计竞赛一等奖

在福建省“合泰杯”单片机应用设计竞赛屡获佳绩

学院协办第十三届福建省“合泰杯”大学生单片机应用设计竞赛

荣获第八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5G技术大赛全国总决赛本科组三等奖

师资队伍

光电信息学院拥有较雄厚的师资力量,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不断派出专业教师外出培训学习,打造了一支个人素养较高、教学经验丰富、实践技能较强的师资队伍。

福建省A类人才 1人

闽江学者特聘教授 1人

泉州市桐江学者讲座教授 1人

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1人

福建省光学学会理事 2人

福建省高校国内访问学者2人

福建省创业导师 1人

闽台联合培养计划4人

南安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

泉州市高层次人才4人

南安市高层次人才13人

张保平

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光电信息学院桐江学者讲座教授。

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副院长、闽江学院特聘教授、SCI收录杂志 and 执行编辑,Nano-Micro 编委;EI收录杂志《发光学报》以及核心期刊《人工晶体学报》《半导体技术》编委。

郭震宁

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光电信息学院院长

泉州市高层次人才、泉州市照明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

中国物理学会会员、中国光学学会会员、福建省光电行业协会会员

张荣辉

副教授、院长助理、双师双能型专业教师、泉州市科技特派员、南安高层次人才、泉州市机器人协会理事、福建省单片机设计大赛评委、教授嵌入式软硬件相关方向课程并指导电子设计类专业竞赛,获得国家级一等奖省级一等奖多项。

林介本

副教授、研究生实践导师、福建省创业导师、光电专业负责人、泉州市高层次人才、厦门大学访问学者、入选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福建泉州世光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林长财

高级工程师

双师双能型专业教师

通信方向专业教师

多年教学经验,主要研究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等方向

龚万炜

高级工程师

双师双能型专业教师

具有多年通信行业从业及教学经验,指导学生进行网络方向课程实训

王春霞

副教授

通信工程专业带头人

泉州市首批高校中青年“专业带头人”

泉州市高层次人才、福建省科技特派员、指导学生进行计算机、软件方向课程实训

潘亚文

副教授、电子信息工程系系主任、南安市高层次人才

泉州电子学会理事

发表学术论文、专利10余篇

指导学生单片机、嵌入式软硬件方向学习与竞赛

王伟鹏

副教授

具有多年通信专业的教学和科研经验,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指导学生在电子设计竞赛和单片机应用设计竞赛多次获奖

车沛强

副教授

从事电子方向教学,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指导学生在电子设计竞赛和单片机应用设计竞赛多次获奖

校企合作

与泉州芯谷南安分园区

共建“南安芯谷半导体现代产业学院”

在福建福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2017级部分学生进行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会

与晶宇光电(厦门)有限公司共建实践教学基地

与东方锐智签约共建教育部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与阳光中科(福建省光伏龙头企业)共建实践教学基地

与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实践教学基地

与福晶科技共建实践教学基地

与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共建实践教学基地

与厦门力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共建

与四信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人才培育对接工作

与厦门此刻装置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人才培育对接工作

与厦门众途网络有限公司建立人才培育对接工作

优秀校友

柯少颖

2008级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毕业后攻读云南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2015年考取厦门大学博士,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现为闽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负责人

颜稳萍

2008级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毕业后攻读华侨大学光学研究生,先后就职于厦门冠宇、厦门海莱、厦门立达信等知名企业,现就职于厦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国家半导体发光器件(LED)应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张军斌

2008级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毕业后攻读福建师范大学光学研究生,先后就职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郭王凯

2010级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毕业后攻读福建师范大学光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光学设计和光学仪器开发。现就职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漳州分公司。

郭明雄

2009级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曾获得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省一等奖、全国三等奖,现为荣光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欧普、公牛仙游县代理,欧普照明莆田区销售冠军。

郑彩华 沈少华

2010级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合伙创办深圳莱特维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UV-LED固化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成为富士康等知名企业的供货商。

吕强

2011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2015年创办福建易达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计算机技术服务与技术咨询、网络信息服务等,获得国家专利3项。

张文璐

2016级通信工程专业

现就职于中国电信核心IT支撑团队,全面参与电信信息化及智慧运营,行业业务涉及智慧生态、交通、政务等智慧化建设、工业及物联网解决方案等。

林涛

2017级通信工程专业

现就职于福建省首家上海主板上市的网信企业,主要工作任务是无纸化项目实施,项目现场,主要负责系统配置、项目需求调研、系统维护以及与系统用户对接等工作。